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山东省昌乐二中“27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3 15:08
  随着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教育研究走向“跨”学科的领域。其中,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产生的生态课堂就为人们在课程改革中探索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形式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本文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的论述,并以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建议。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属于应用研究,本文采用了文献法和观察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内涵与教学课例进行分析,发现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自主学习”背后的“低效课堂”、“平等对话”背后的“寡人平等”、“头脑风暴”背后的“无效控制”、“师生共生”背后的“师生偏生”,“生态模式”背后的“以偏概全”。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优化导学案的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优化小组的讨论合作、优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优化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二) 课题研究意义
    二. 理论基础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 建构主义理论
        (三) 人本主义理论
    三. 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课题研究思路
        (二) 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生态及生态学原理
        (二) 生态课堂
        (三)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二. 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整体性
        (二) 开放性
        (三) 多样性
        (四) 共生性
        (五) 动态平衡性
    三. 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有利于内化学生的知识情感体验
        (四)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章 “271”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一. “271”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二. “271”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例分析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物理环境
        (二) 课程分析
        (三) 教学过程
第三章 “271”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自主学习”背后的“低效课堂”
    二. “平等对话”背后的“寡人平等”
    三. “头脑风暴”背后的“无效控制”
    四. “师生共生”背后的“师生偏生”
    五. “生态模式”背后的“以偏概全”
第四章 “271”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
    一. 优化导学案的设计
    二. 优化教学过程的评价机制
    三. 优化小组的讨论合作
    四. 优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71”高效课堂的魅力与困惑[J]. 陈德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2(S5)
[2]新课程模式下的教学——“341”生态课堂模式[J]. 王乾寿.  新课程学习(中). 2012(05)
[3]高中政治高效生态课堂510模式实践探究[J]. 鲍娟.  新课程(上). 2012(04)
[4]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刘贵华,杨清.  教育研究. 2011(12)
[5]271高效课堂之点拨拓展[J]. 徐振升,王志强.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1(11)
[6]“271导学案”——高效课堂的路线图[J]. 徐振升,于艳华.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1(07)
[7]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生态[J]. 孟庆男.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1(03)
[8]教师隐性知识管理:内涵与实施[J]. 金玉梅,李森.  中国教育学刊. 2009(11)
[9]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J]. 杜亚丽,陈旭远.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19)
[10]国外课堂生态研究及启示[J]. 孙芙蓉,谢利民.  比较教育研究. 2006(10)

硕士论文
[1]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 谢新峰.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新课程背景下优化中学政治课堂生态的研究[D]. 沈青青.苏州大学 2008
[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化探析[D]. 陈爱金.福建师范大学 2008
[4]课堂教学生态及其优化研究[D]. 王兴华.陕西师范大学 2007
[5]生态化教学的理论建构[D]. 张红.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4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34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