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12:27
抗日战争是一场扭转近代以来中国命运的战争,也是一场改变中国社会走向的战争。抗战形势的发展促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群众》周刊是在抗日战争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背景下创刊,并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抗日战争和国内政局朝良好的态势发展。本文以10卷影印本《群众》周刊为核心史料,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梳理《群众》周刊概况的基础上,整体考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分析抗战时期《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内容、特点、作用及经验。首先,梳理《群众》周刊的概况。毛泽东强调:“在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单靠军事作战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文化宣传。同时,全面抗战的爆发也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群众》周刊正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创刊的。创刊后,《群众》周刊组织大批时评家、理论家、翻译家、著名学者、文艺作家,发表文章...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现有研究评析
三、选题意义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的概况
第一节 《群众》周刊的创刊背景
一、中国共产党具有丰富的办刊经验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与《群众》周刊创刊
第二节 《群众》周刊的内容与栏目
一、《群众》周刊的内容
二、《群众》周刊的栏目
第三节 《群众》周刊的作者群
第二章 抗战初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
第一节 揭露日军暴行,批驳文化侵略
一、揭露日军惨无人道的侵华暴行
二、批判摧残民族意识的文化侵略
第二节 批判错误理论和思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一、批判错误理论思潮和行动
二、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初期文化工作的成就
第三章 抗战中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
第一节 译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苏联革命斗争经验
一、纪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译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二、宣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学习苏联革命斗争经验
第二节 占据理论高地,协助击退反共高潮
一、纪念孙中山先生,扛起三民主义大旗
二、与战国派进行论战,痛斥战国派思潮
三、批判汪精卫投降卖国行径,驳斥日本所谓“东亚民族主义”
第三节 宣传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第四章 抗战后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
第一节 整风运动与《群众》周刊的革新改版
第二节 广泛开展理论研究与批判
一、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
二、关于日本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三、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宣传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成就
一、宣传边区教育事业的成就
二、宣传边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宣传边区文艺的发展
四、宣传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第五章 《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特点、作用及经验
第一节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特点
一、《群众》周刊文化宣传方法上的特点
二、《群众》周刊文化宣传内容上的特点
第二节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作用
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在国统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第三节 《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牢固树立党刊姓党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二、分清主次,把握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根据形势发展采取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众》周刊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阐释[J]. 何建娥.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7(03)
[2]论《群众》周刊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探索[J]. 何建娥,陈金龙.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3]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阶段[J]. 黄正林. 抗日战争研究. 2016(04)
[4]《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J]. 何建娥,陈金龙. 安徽史学. 2016(04)
[5]《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郭呈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抗日战争研究如何推进[J]. 抗日战争研究. 2016(01)
[7]抗战期间《新民主主义论》在沦陷区和国统区的传播及反响[J]. 程美东,裴植. 中共党史研究. 2016(02)
[8]全面抗战初期《群众》周刊的青年宣传动员[J]. 吴蕊蕊.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6(01)
[9]章汉夫与《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J]. 陈雷刚. 百年潮. 2015(08)
[10]周恩来革命舆论宣传及对中国抗战之路的贡献——基于《群众》周刊的分析[J]. 崔璇. 延边党校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D]. 张红春.湘潭大学 2013
[2]媒体的力量[D]. 王永恒.华中师范大学 2004
[3]论南方局领导的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D]. 唐正芒.中共中央党校 1998
硕士论文
[1]1942-1945年间《群众》周刊对“战国策派”的批判[D]. 蒲卫东.武汉大学 2017
[2]抗战时期渝版《群众》周刊内容特色及传播策略研究[D]. 郑夏.重庆大学 2015
[3]抗战时期重庆的中共报人群体研究[D]. 皮娇阳.南昌大学 2013
[4]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马列主义传播研究[D]. 肖艳.西南大学 2013
[5]抗日战争时期《群众》周刊研究[D]. 刘甜.中共中央党校 2012
[6]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党的组织建设及其经验[D]. 杨红艳.湘潭大学 2008
[7]中共南方局的文艺策略[D]. 张明平.重庆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1767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现有研究评析
三、选题意义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的概况
第一节 《群众》周刊的创刊背景
一、中国共产党具有丰富的办刊经验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与《群众》周刊创刊
第二节 《群众》周刊的内容与栏目
一、《群众》周刊的内容
二、《群众》周刊的栏目
第三节 《群众》周刊的作者群
第二章 抗战初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
第一节 揭露日军暴行,批驳文化侵略
一、揭露日军惨无人道的侵华暴行
二、批判摧残民族意识的文化侵略
第二节 批判错误理论和思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一、批判错误理论思潮和行动
二、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初期文化工作的成就
第三章 抗战中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
第一节 译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苏联革命斗争经验
一、纪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译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二、宣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学习苏联革命斗争经验
第二节 占据理论高地,协助击退反共高潮
一、纪念孙中山先生,扛起三民主义大旗
二、与战国派进行论战,痛斥战国派思潮
三、批判汪精卫投降卖国行径,驳斥日本所谓“东亚民族主义”
第三节 宣传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第四章 抗战后期《群众》周刊的文化宣传
第一节 整风运动与《群众》周刊的革新改版
第二节 广泛开展理论研究与批判
一、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
二、关于日本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三、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宣传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成就
一、宣传边区教育事业的成就
二、宣传边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宣传边区文艺的发展
四、宣传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第五章 《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特点、作用及经验
第一节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特点
一、《群众》周刊文化宣传方法上的特点
二、《群众》周刊文化宣传内容上的特点
第二节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作用
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在国统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第三节 《群众》周刊文化宣传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牢固树立党刊姓党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二、分清主次,把握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根据形势发展采取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众》周刊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阐释[J]. 何建娥.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7(03)
[2]论《群众》周刊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探索[J]. 何建娥,陈金龙.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3]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阶段[J]. 黄正林. 抗日战争研究. 2016(04)
[4]《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J]. 何建娥,陈金龙. 安徽史学. 2016(04)
[5]《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郭呈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抗日战争研究如何推进[J]. 抗日战争研究. 2016(01)
[7]抗战期间《新民主主义论》在沦陷区和国统区的传播及反响[J]. 程美东,裴植. 中共党史研究. 2016(02)
[8]全面抗战初期《群众》周刊的青年宣传动员[J]. 吴蕊蕊.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6(01)
[9]章汉夫与《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J]. 陈雷刚. 百年潮. 2015(08)
[10]周恩来革命舆论宣传及对中国抗战之路的贡献——基于《群众》周刊的分析[J]. 崔璇. 延边党校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D]. 张红春.湘潭大学 2013
[2]媒体的力量[D]. 王永恒.华中师范大学 2004
[3]论南方局领导的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D]. 唐正芒.中共中央党校 1998
硕士论文
[1]1942-1945年间《群众》周刊对“战国策派”的批判[D]. 蒲卫东.武汉大学 2017
[2]抗战时期渝版《群众》周刊内容特色及传播策略研究[D]. 郑夏.重庆大学 2015
[3]抗战时期重庆的中共报人群体研究[D]. 皮娇阳.南昌大学 2013
[4]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马列主义传播研究[D]. 肖艳.西南大学 2013
[5]抗日战争时期《群众》周刊研究[D]. 刘甜.中共中央党校 2012
[6]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党的组织建设及其经验[D]. 杨红艳.湘潭大学 2008
[7]中共南方局的文艺策略[D]. 张明平.重庆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4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