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移民背景下的台湾社会文化融合与景观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17 17:43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研究的深入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己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具有独特地理环境和移民历史背景的台湾区域,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台湾历史上是一个大陆移民的社会,大陆汉人移民及其后裔是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并为台湾社会带来了大陆(特别是闽粤两省)的各种民间风俗、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大陆移民及其族裔在台湾进行社会文化融合过程及模式为研究重点,并分析了台湾社会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文化景观表达,同时运用文化生态的视角解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移民台湾经历了明清前的零星入台,明清时的大规模迁台至光复后的现代移民阶段。大陆汉人移民为台湾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为台湾社会带来了大陆(特别是闽粤两省)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伴随移民进程,在地缘上,形成以地缘关系为主的村落,并在长期杂居,交换与贸易、通婚、政府的教化、生产斗争中发生了同化与融合,形成了族群整合后的和谐关系,进而构建了一个多元族群组成的社会。在文化上,一方面通过宗教进行建构。早期居民只祈拜自己所携带的神明,信仰圈呈以家...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1 研究过程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陆移民台湾过程及其空间分布
2.1 大陆移民台湾过程
2.1.1 明清以前大陆汉人零星入台
2.1.2 明清时期的大陆移民台湾
2.1.3 光复后的现代移民
2.2 大陆移民构成与空间分布
2.2.1 大陆移民构成
2.2.2 大陆移民在台的空间分布
第三章 大陆移民背景下的台湾社会文化融合
3.1 以地缘关系为导向的融合
3.1.1 原、汉融合——平埔族群的“汉化”
3.1.2 客家与闽南人的融合——“福佬客”产生
3.2 以文化扩散为导向的融合
3.2.1 以宗教为导向的融合
3.2.2 以教育为导向的融合
3.3 以政治关系为导向的融合
3.3.1 以行政建置为导向的融合
3.3.2 以身份政治为导向的融合
第四章 台湾社会文化景观表达
4.1 族群景观建构特征
4.1.1 从聚族而居到混居共处
4.1.2 冲突与融合的动态过程
4.2 语言景观建构特征
4.2.1 闽南话的变迁——台湾闽南话的产生
4.2.2 客家话的变迁——客语的闽语化及其次方言的融合
4.2.3 普通话的变迁——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的差异
4.3 地名景观建构特征
4.3.1 移民与地名移植
4.3.2 土地垦殖与地名命名
4.3.3 原汉融合与地名命名
4.3.4 地形与地名命名
4.3.5 物产与地名命名
4.3.6 历史遗痕与地名命名
4.4 宗教信仰景观建构特征
4.4.1 台湾宗教信仰以大陆宗教信仰为主体并具有自身特色
4.4.2 台湾宗教信仰带有明显地域差异性并出现融合趋势
4.4.3 台湾宗教信仰多元化并带有混合型特征
4.5 姓氏景观建构特征
4.6 政治生态景观建构特征
4.6.1 以“南北地域”为特征的结构模式
4.6.2 以“族群差异”为特征的结构模式
第五章 台湾社会文化融合的文化生态分析
5.1 闽台区域地理环境构成大陆移民台湾的基础
5.2 移民及族群融合是台湾社会文化形成和景观建构的过程和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地名中的中国意识[J]. 陈名实. 台湾研究. 2012(02)
[2]“基因图谱”视角下闽台石器时代文化空间结构分析[J]. 王彬,刘莎. 地理科学. 2012(05)
[3]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族群矛盾演变及其走向[J]. 严安林. 台湾研究. 2011(06)
[4]教育人类学视域下的音乐文化之传承与教育关系辨析[J]. 邓晴南. 艺术教育. 2011(12)
[5]族群结构与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J]. 刘强.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3)
[6]台湾福佬与客家族群融合略论[J]. 刘燕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1(04)
[7]台湾省籍族群身份认同研究:建构主义分析[J]. 王海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8]闽台教育交流历史探源[J]. 洪彩真. 武夷学院学报. 2011(01)
[9]台湾客家社会变迁研究——以新竹湖口地区为中心[J]. 黃先光. 嘉应学院学报. 2010(06)
[10]台湾的福建移民与台湾的农业垦殖[J]. 纪谷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6)
硕士论文
[1]福建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响应[D]. 王宜强.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2166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1 研究过程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陆移民台湾过程及其空间分布
2.1 大陆移民台湾过程
2.1.1 明清以前大陆汉人零星入台
2.1.2 明清时期的大陆移民台湾
2.1.3 光复后的现代移民
2.2 大陆移民构成与空间分布
2.2.1 大陆移民构成
2.2.2 大陆移民在台的空间分布
第三章 大陆移民背景下的台湾社会文化融合
3.1 以地缘关系为导向的融合
3.1.1 原、汉融合——平埔族群的“汉化”
3.1.2 客家与闽南人的融合——“福佬客”产生
3.2 以文化扩散为导向的融合
3.2.1 以宗教为导向的融合
3.2.2 以教育为导向的融合
3.3 以政治关系为导向的融合
3.3.1 以行政建置为导向的融合
3.3.2 以身份政治为导向的融合
第四章 台湾社会文化景观表达
4.1 族群景观建构特征
4.1.1 从聚族而居到混居共处
4.1.2 冲突与融合的动态过程
4.2 语言景观建构特征
4.2.1 闽南话的变迁——台湾闽南话的产生
4.2.2 客家话的变迁——客语的闽语化及其次方言的融合
4.2.3 普通话的变迁——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的差异
4.3 地名景观建构特征
4.3.1 移民与地名移植
4.3.2 土地垦殖与地名命名
4.3.3 原汉融合与地名命名
4.3.4 地形与地名命名
4.3.5 物产与地名命名
4.3.6 历史遗痕与地名命名
4.4 宗教信仰景观建构特征
4.4.1 台湾宗教信仰以大陆宗教信仰为主体并具有自身特色
4.4.2 台湾宗教信仰带有明显地域差异性并出现融合趋势
4.4.3 台湾宗教信仰多元化并带有混合型特征
4.5 姓氏景观建构特征
4.6 政治生态景观建构特征
4.6.1 以“南北地域”为特征的结构模式
4.6.2 以“族群差异”为特征的结构模式
第五章 台湾社会文化融合的文化生态分析
5.1 闽台区域地理环境构成大陆移民台湾的基础
5.2 移民及族群融合是台湾社会文化形成和景观建构的过程和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地名中的中国意识[J]. 陈名实. 台湾研究. 2012(02)
[2]“基因图谱”视角下闽台石器时代文化空间结构分析[J]. 王彬,刘莎. 地理科学. 2012(05)
[3]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族群矛盾演变及其走向[J]. 严安林. 台湾研究. 2011(06)
[4]教育人类学视域下的音乐文化之传承与教育关系辨析[J]. 邓晴南. 艺术教育. 2011(12)
[5]族群结构与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J]. 刘强.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3)
[6]台湾福佬与客家族群融合略论[J]. 刘燕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1(04)
[7]台湾省籍族群身份认同研究:建构主义分析[J]. 王海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8]闽台教育交流历史探源[J]. 洪彩真. 武夷学院学报. 2011(01)
[9]台湾客家社会变迁研究——以新竹湖口地区为中心[J]. 黃先光. 嘉应学院学报. 2010(06)
[10]台湾的福建移民与台湾的农业垦殖[J]. 纪谷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6)
硕士论文
[1]福建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响应[D]. 王宜强.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2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4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