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1978—1992党的理论发展逻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20: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是为解决中国问题。“中国问题”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现代以来中国要解决的总问题。围绕这个主题,产生了不同阶段上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实质所在。在1978-1992年间,党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重大而复杂。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一时期党的理论成果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基础之上,这构成了这一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这一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对我们今后的理论发展有所启示。文章首先对1978-1992年党的理论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问题导向是我们党的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时期党的理论发展就建立在对一系列重大的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的基础之上。本章从历史的发展脉络,主要对这一时期党所面临的重要思想认识问题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认识领域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这成为改革开放初起时...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78-1992党的理论发展的问题导向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思想认识问题
        一、反思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问题
        二、开拓新路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苏东剧变前后的思想认识问题
        一、苏东剧变前后的主要思潮
        二、改革开放推进中的认识问题
第二章 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清
        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三、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节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
    第一节 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二、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二、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回答
        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第四章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上)
    第一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作用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实意蕴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及其弊端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曲折
        三、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三节 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
        一、“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
        二、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目标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形成
第五章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下)
    第一节 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紧迫任务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改革探索
        二、改革开放的实践展开
        三、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传统认识
        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问题的理论突破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要全面协调发展
        一、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全面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三、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 党的理论发展成果的地位和价值
    第一节 党的理论发展成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党的理论发展成果的世界意义和价值
        一、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模式
        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改革开放的缘起[J].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2017(12)
[2]中国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更新和超越[J]. 秦刚.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06)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逻辑——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演变的线索[J]. 秦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基本特点及其对研究和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启示[J]. 陈锡喜.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6(03)
[5]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在市场经济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原则分歧[J]. 周新城.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7)
[6]谈谈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大局关照[J].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2016(06)
[7]列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逻辑[J]. 贾建芳.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03)
[8]邓小平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J]. 萧冬连.  江淮文史. 2016(02)
[9]“新三步走战略”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 韩庆祥.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5(10)
[10]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J]. 贾建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D]. 李晓寒.中共中央党校 2016
[2]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机制研究[D]. 建新.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邓小平理论:集体智慧的结晶[D]. 吴细平.华中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0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70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