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11:36
在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变革和完成现代转型极为紧迫和必要,这项工作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命题。因此,需要优化和创新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准确理解其科学内涵,系统分析其构成要素、具体类型、主要特征,充分发挥其导向、凝聚、控制、动力和创造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人学理论、命运共同体思想、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和系统理论的指导。从时空、内容和效果三个维度分析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带来的机遇;从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个方面把握其挑战。要从现状调研、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三个方面认清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现状,进而发现存在目标机制联动不够、动力机制后劲不足、运行机制相对低效和发展机制进行缓慢的问题,从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负效应、多元文化背景下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大学精神的空心化、效率优先的功利化和新兴媒体的过度娱乐化、教学方式的机械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化、主体认知的偏差和教育组织的应对不足分析问题的成因。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要有效借鉴...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学理阐释
2.1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内容
2.1.1 科学内涵
2.1.2 构成要素
2.1.3 具体类型
2.1.4 主要特征
2.2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作用功能
2.2.1 导向功能
2.2.2 凝聚功能
2.2.3 控制功能
2.2.4 动力功能
2.2.5 创造功能
2.3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思想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2.3.3 命运共同体思想
2.3.4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
2.3.5 系统理论
3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3.1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带来的机遇
3.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维度
3.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维度
3.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维度
3.2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带来的挑战
3.2.1 新媒体时代给主体要素带来的挑战
3.2.2 新媒体时代给媒介要素带来的挑战
3.2.3 新媒体时代给环境要素带来的挑战
4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面临的现状
4.1.1 现状调研分析
4.1.2 相关部门分析
4.1.3 相关人员分析
4.2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
4.2.1 目标机制联动不够
4.2.2 动力机制后劲不足
4.2.3 运行机制相对低效
4.2.4 发展机制进行缓慢
4.3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4.3.1 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负效应
4.3.2 文化多元背景下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大学精神的空心化
4.3.3 效率优先的功利化和新兴媒体的过度娱乐化
4.3.4 教学方式的机械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化
4.3.5 主体认知的差异和教育组织的应对不足
5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5.1 国外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学生通识与公民教育的启示
5.1.1 网络基础设施完善
5.1.2 网络教育内容丰富
5.1.3 网络教育形式多样
5.2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与创新的原则
5.2.1 主体性原则
5.2.2 主导性原则
5.2.3 系统性原则
5.2.4 实效性原则
5.3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优化
5.3.1 以强化管理教育转向实施引导教育
5.3.2 以偏好灌输教育转向注重启发教育
5.3.3 将宏大叙事对接和嵌入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
5.4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5.4.1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5.4.2 加强主渠道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素养与能力
5.4.3 构建师生网络共享社区,培育高校网络自组织
5.4.4 提升高校学生新媒体素养
5.4.5 营造良好的现实与网络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及获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发展理念:习近平网络发展思想的基本遵循[J]. 姜涛,鲁宽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3)
[2]“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J]. 马福运,杨晓倩.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1)
[3]高校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述评[J]. 陈琳.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1)
[4]借助媒体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J]. 孙伟,胡颖.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1)
[5]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张耀灿.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7)
[6]网络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逻辑关系[J]. 鲁宽民,徐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9)
[7]习近平网络为民价值理念探析[J]. 鲁宽民,徐奇.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01)
[8]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J]. 侯勇,纪维维.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2)
[9]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张志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14)
[10]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建构维度[J]. 欧阳光明,刘秉鑫.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6)
本文编号:3481787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学理阐释
2.1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内容
2.1.1 科学内涵
2.1.2 构成要素
2.1.3 具体类型
2.1.4 主要特征
2.2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作用功能
2.2.1 导向功能
2.2.2 凝聚功能
2.2.3 控制功能
2.2.4 动力功能
2.2.5 创造功能
2.3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思想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2.3.3 命运共同体思想
2.3.4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
2.3.5 系统理论
3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3.1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带来的机遇
3.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维度
3.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维度
3.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维度
3.2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带来的挑战
3.2.1 新媒体时代给主体要素带来的挑战
3.2.2 新媒体时代给媒介要素带来的挑战
3.2.3 新媒体时代给环境要素带来的挑战
4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面临的现状
4.1.1 现状调研分析
4.1.2 相关部门分析
4.1.3 相关人员分析
4.2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
4.2.1 目标机制联动不够
4.2.2 动力机制后劲不足
4.2.3 运行机制相对低效
4.2.4 发展机制进行缓慢
4.3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4.3.1 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和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负效应
4.3.2 文化多元背景下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大学精神的空心化
4.3.3 效率优先的功利化和新兴媒体的过度娱乐化
4.3.4 教学方式的机械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化
4.3.5 主体认知的差异和教育组织的应对不足
5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5.1 国外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学生通识与公民教育的启示
5.1.1 网络基础设施完善
5.1.2 网络教育内容丰富
5.1.3 网络教育形式多样
5.2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与创新的原则
5.2.1 主体性原则
5.2.2 主导性原则
5.2.3 系统性原则
5.2.4 实效性原则
5.3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优化
5.3.1 以强化管理教育转向实施引导教育
5.3.2 以偏好灌输教育转向注重启发教育
5.3.3 将宏大叙事对接和嵌入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
5.4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化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5.4.1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5.4.2 加强主渠道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素养与能力
5.4.3 构建师生网络共享社区,培育高校网络自组织
5.4.4 提升高校学生新媒体素养
5.4.5 营造良好的现实与网络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及获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发展理念:习近平网络发展思想的基本遵循[J]. 姜涛,鲁宽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3)
[2]“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J]. 马福运,杨晓倩.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1)
[3]高校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述评[J]. 陈琳.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1)
[4]借助媒体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J]. 孙伟,胡颖.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1)
[5]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张耀灿.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7)
[6]网络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逻辑关系[J]. 鲁宽民,徐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9)
[7]习近平网络为民价值理念探析[J]. 鲁宽民,徐奇.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01)
[8]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J]. 侯勇,纪维维.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2)
[9]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张志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14)
[10]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建构维度[J]. 欧阳光明,刘秉鑫.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6)
本文编号:3481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8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