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三种理路
发布时间:2021-11-21 05: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先后出现多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理路,邓小南倡导的"活"的制度史、阎步克主张的制度史观以及侯旭东提倡的日常统治研究,即为其中代表。"活"的制度史聚焦政治社会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制度,提出应从过程、关系、行为视角关注制度运作的路径和流程;制度史观立足法定成文制度,致力于挖掘政治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巨大意义,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日常统治研究瞩目作为国家统治基调的日常活动,强调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进入观察,揭示以往或被忽视的制度现象。三种制度研究理路既存在联系又有不同,其差异核心源自对何为制度的认识,由此在观察视角、研究取向上各有侧重。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4)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活”的制度史:从文本制度到现实制度
二、制度史观:由制度观社会
三、日常统治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知惠
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J]. 邓小南.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2]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一个可选项:揭示“技术原理”[J]. 阎步克. 河北学刊. 2019(01)
[3]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J]. 赵世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中国传统政体问题续谈[J]. 阎步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5]一般与个别:论中外历史的会通[J]. 阎步克. 文史哲. 2015(01)
[6]汉唐政治制度史中政务运行机制研究述评[J]. 刘后滨. 史学月刊. 2012(08)
[7]川本芳昭的《中华的崩溃与扩大》[J]. 阎步克. 读书. 2012(04)
[8]独树一帜的制度史研究——阎步克先生《品位与职位》、《从爵本位到官本位》评介[J]. 张小稳. 史学月刊. 2010(05)
[9]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以中日韩学界对于宋代政治史的研究为例[J]. 邓小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10]传舍使用与汉帝国的日常统治[J]. 侯旭东. 中国史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3508852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4)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活”的制度史:从文本制度到现实制度
二、制度史观:由制度观社会
三、日常统治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知惠
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J]. 邓小南.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2]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一个可选项:揭示“技术原理”[J]. 阎步克. 河北学刊. 2019(01)
[3]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J]. 赵世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中国传统政体问题续谈[J]. 阎步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5]一般与个别:论中外历史的会通[J]. 阎步克. 文史哲. 2015(01)
[6]汉唐政治制度史中政务运行机制研究述评[J]. 刘后滨. 史学月刊. 2012(08)
[7]川本芳昭的《中华的崩溃与扩大》[J]. 阎步克. 读书. 2012(04)
[8]独树一帜的制度史研究——阎步克先生《品位与职位》、《从爵本位到官本位》评介[J]. 张小稳. 史学月刊. 2010(05)
[9]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以中日韩学界对于宋代政治史的研究为例[J]. 邓小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10]传舍使用与汉帝国的日常统治[J]. 侯旭东. 中国史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3508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0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