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张贤亮创作心理论

发布时间:2021-12-18 08:04
  张贤亮这个名字,足以跻身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争议最多的作家之列。他自我剖析式的写作被不少批评者定调为“知识分子心灵史”,然而这个名称本身就含有十足的复杂含义。批评者围绕张贤亮及其作品展开的讨论之所以莫衷一是,原因在于,在张贤亮的文本内部存在着太多的自相矛盾。笔者在细读文本,并综合参考三十年来张贤亮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张贤亮创作心理中的矛盾为入手点和落脚点,对张贤亮的创作心理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以自我、政治话语和身份这样三个关键词,深度解析张贤亮创作心理中的节点与症结,并对张贤亮的创作出路提出建议。笔者从探究张贤亮的自我意识入手,认为灵与肉二元对立的身体观导致了张贤亮创作心理中自我的分裂,而脱离现实的母性理想又加剧了自我的分裂,最终导致张贤亮的“自剖”式的写作演变成一场没有希望也没有创造的纵欲仪式。对苦难的补偿心理和一种非常态化的历史观,使张贤亮看似激愤的政治控诉实则是被自我辩护的动机所驱动。政治话语规训了张贤亮笔下人物的个人话语,甚至成为男主人公骨子里的话语需要。政治话语还进一步被男权主义所利用,成为规训女性话语、否定女性自我的工具。男权话语对女性话语的凌驾是政治话语凌驾于个人话语的...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我的辩诘
    第一节 自我的分裂
    第二节 无法实现的母性理想
    第三节 纵欲般的“自剖”
第二章 政治话语的规训
    第一节 政治控诉背后的自我辩护动机
    第二节 政治话语对个人话语的规训
    第三节 政治话语对女性话语的凌驾
第三章 两性关系中的身份底色
    第一节 身份缺憾催生的补偿心理
    第二节 爱情题材掩盖下的知识分子身份崇拜
    第三节 “自我超越”口号下的身份叛逃
第四章 身份化写作的完成
    第一节 知识分子身份与政治身份的合谋
    第二节 经济身份对自然的殖民
    第三节 经济身份对人性的殖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贤亮创作要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态的中国”——读张贤亮顾城鲁迅联想到“文革”[J]. 唐复华.  社会科学论坛. 2011(10)
[2]张贤亮 我是很生猛的[J]. 徐梅,唐跃.  南方人物周刊. 2009(09)
[3]身体、自我与社会[J]. 刘文.  学术界. 2007(04)
[4]中国作家首富张贤亮[J]. 张彦峰,王长华.  新西部. 2005(06)
[5]一代启蒙者的历史宿命与精神启示——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看张贤亮的新启蒙意识[J]. 陈平.  理论与创作. 2003(01)
[6]张贤亮小说论[J]. 刘永昶.  广西社会科学. 2002(06)
[7]张贤亮的女性观[J]. 景莹.  广西社会科学. 2002(04)
[8]今日再说《大风歌》[J]. 张贤亮.  诗刊. 2002(11)
[9]张贤亮访谈录[J]. 梁宝毓,马牧,路文,金海峰.  西部人. 2002(02)
[10]世纪末的忏悔──从王蒙和张贤亮的二部长篇近作说起[J]. 李遇春.  小说评论. 2001(06)

博士论文
[1]儒家文化与新时期作家研究[D]. 王彩萍.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1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41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