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一线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制调整与实践基础

发布时间:2022-01-09 22:34
  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是塑造乡村治理结构的双重维度。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复杂时空条件限制了乡村治理体制扩张的治理效能,进而激活了一线治理的场景。一线治理是直面问题、回应群众的治理形态,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本位,并呈现为富有弹性的治理结构。沿着党群关系脉络,一线治理突破了村庄治理单元并深入乡村治理体制,奠定了治理机制调整的实践基础。根据体制位置的层级差异,一线治理面临不同的体制约束条件,并产生了灵活的治理机制调整方式,因而具有政治整合倾向。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一线治理弥合了科层体制的治理缝隙,促进了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的协调联动,维系了乡村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与正当性。为此,需要着眼于党政体制的制度优势,基于"不变体制变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体制稳定性与机制灵活性的辩证统一,稳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缘起
    (一)乡村治理的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
    (二)一线治理:超越体制本位的研究视野
二、一线治理的基本结构与体制位置
    (一)一线治理的社会基础
    (二)一线治理的基本结构
    (三)一线治理的体制位置
三、一线治理的体制约束与机制调整
    (一)村域一线治理
    (二)乡域一线治理
    (三)县域一线治理
    (四)一线治理的政治整合倾向
四、“不变体制变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不变体制的必要性
    (二)机制变革的实践逻辑
五、硬规则与软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富人治村与不完整乡镇政权的自我削弱?——项目进村背景下华北平原村级治理重构的经验启示[J]. 陈文琼.  中国农村观察. 2020(01)
[2]可控的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模式选择[J]. 唐皇凤,王豪.  探索与争鸣. 2019(12)
[3]乡村治理结构的调控机制与优化路径[J]. 杜鹏.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4)
[4]党政体制下的中国行政国家建设:特色与路向[J]. 颜昌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7)
[5]治理体系中的能动者结构:县域的视角[J]. 欧阳静.  文化纵横. 2019(02)
[6]体制与机制:概念、比较及其对改革的意义——兼论与制度的关系[J]. 李松林.  领导科学. 2019(06)
[7]县域治理中的党政体制:结构与功能[J]. 杨华.  政治学研究. 2018(05)
[8]被围困的社会:国家基层治理中主体互动与服务异化——来自江苏省N市L区12345政府热线的乡村实践经验[J]. 雷望红.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2)
[9]政府文本中的“机制”——基于历史化与理论化分析范式的研究[J]. 孙宇凡,蔡弘.  社会发展研究. 2018(01)
[10]乡村治理现代化:村庄与体制[J]. 贺雪峰.  求索. 2017(10)



本文编号:357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7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