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考辨——兼论宁绍平原区域水环境结构及水利形势
发布时间:2022-01-11 18:50
"浙东运河"何以成为约定俗成的名称却又众说纷纭?这需要对被分割开的"浙东运河"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在其区域水利体系以及国家财经体制中进行名与实的历时性考辨。宁绍平原依山面海的水乡泽国生态,最初决定了人工航道只是以调配自然水文为特质、以服务于农业为主旨的综合水利工程的一部分。这正是越国在春秋末期崛起的经济开发和发展的模式。浙东区域水利与水路结构在秦汉、两晋、南北朝阶段统一与分裂变换中成型,突出表现为东汉鉴湖体系的出现,尽管六朝时期西部的航线逐渐为新凿的西兴运河取代,并且通航能力因自然条件制约下河段不同、潮时不同而异。隋唐全国性大运河以杭州为南端,也带动了杭州以东、以南运道、水路的整治和规范化。两宋,特别在偏安东南的南宋时期,宁绍平原的经济地位与东通宁波出海的战略意义,使得浙东运河走向鼎盛。但元明清时期大运河体系下浙东作为一个割据政权经济命脉的风光不再,也排除在帝国的江南核心经济区之外,所以杭州至宁波的航线从王朝国家赋税、漕运和经济—政治统合的视域看,至多充当起京杭运河连接有限的海外交通与贸易的"延伸段"。对浙东运河个案经验的剖析,有益于我们思考自然与人范畴中复杂、纠结的生态环境—工程技术...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吴越边疆与皇帝权威——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史事钩沉[J]. 李磊. 学术月刊. 2016(10)
[2]曹娥江大闸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J]. 傅森彪. 水利水电技术. 2014(01)
[3]论浙东运河的水利特性[J]. 李云鹏. 中国水利. 2013(18)
[4]三江闸及其在浙东运河工程体系中的地位[J]. 李云鹏,谭徐明,刘建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02)
[5]浙东运河应划作中国大运河东段[J]. 施存龙. 水运科学研究. 2008(04)
[6]浙东运河应划作中国大运河东段[J]. 施存龙. 水运科学研究. 2008 (04)
[7]家族传承与文化霸权:1368年至1911年的宁波士绅[J]. 卜正民,孙竞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04)
[8]论宋元宁波地区主干水利工程的分布与定型[J]. 成岳冲. 浙江学刊. 1993(06)
[9]三江闸与新三江闸述评[J]. 沈寿刚. 浙江水利科技. 1991(03)
[10]论唐代对外贸易的四大海港[J]. 沈福伟. 海交史研究. 1986 (02)
博士论文
[1]7—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开发研究[D]. 周祝伟.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萧绍平原河湖水利体系变迁与湘湖兴废之关系研究(1112-1927年)[D]. 黄强.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83279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吴越边疆与皇帝权威——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史事钩沉[J]. 李磊. 学术月刊. 2016(10)
[2]曹娥江大闸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J]. 傅森彪. 水利水电技术. 2014(01)
[3]论浙东运河的水利特性[J]. 李云鹏. 中国水利. 2013(18)
[4]三江闸及其在浙东运河工程体系中的地位[J]. 李云鹏,谭徐明,刘建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02)
[5]浙东运河应划作中国大运河东段[J]. 施存龙. 水运科学研究. 2008(04)
[6]浙东运河应划作中国大运河东段[J]. 施存龙. 水运科学研究. 2008 (04)
[7]家族传承与文化霸权:1368年至1911年的宁波士绅[J]. 卜正民,孙竞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04)
[8]论宋元宁波地区主干水利工程的分布与定型[J]. 成岳冲. 浙江学刊. 1993(06)
[9]三江闸与新三江闸述评[J]. 沈寿刚. 浙江水利科技. 1991(03)
[10]论唐代对外贸易的四大海港[J]. 沈福伟. 海交史研究. 1986 (02)
博士论文
[1]7—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开发研究[D]. 周祝伟.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萧绍平原河湖水利体系变迁与湘湖兴废之关系研究(1112-1927年)[D]. 黄强.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83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8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