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村治结构变化与特点 ——基于川西林镇村民自治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7 00:38
本文以川西平原一个乡镇的村治主体的类型和治理模式为对象,分析并揭示税费改革以后中西部农村村治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其特点。随着农村经济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农村的治理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迁。经济改革使原有乡村治理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比如,一方面,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对劳动力需求上升,而农村包产到户后,农民家庭成员不断卷入到市场经济中,随着务工经商收益的不断提高,村民当村干部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村的政治制度变革导致村治结构也发生了本质变化。新时期的村级组织建设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和治理资源。这些都让乡村治理陷入困境。谁来当村干部?乡村治理结构应该怎样符合改革后的生产方式?农村怎样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这个结构又怎样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类似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来揭示当前村治主体的类型和村治结构的特征。本研究发现特定的经济社会空间造就特定的精英类型,中西部地区的村治主体表现为一群“中坚农民”。以林镇为代表的许多中西部的普通农业村庄虽然面临着“能人”不断外流、村治主体缺失问题,但农村社会仍有一定的经济机会和资源空间能让一部分青壮年获得不低于外出...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市场经济改革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二、家庭个体经营和经济利益对乡村治理主体的影响
三、改革后农村管理出现的问题
四、乡村新型自主治理模式—以川西林镇为例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国家治理转型与农村治理结构变迁
二、经济社会转型与农村治理结构变迁
三、农村治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一、国家政权建设理论
二、社会资本理论
三、阶层理论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实地调研——川西林镇
三、概念界定
第二章 林镇经济社会形态
第一节 林镇的经济社会结构
一、林镇概况
二、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
第二节 林镇的社会纽带
一、传统社会关联的工具化
二、现代社会关联与权力地位的来源
三、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节 林镇的阶层结构
一、中等收入群体主导的阶层结构
二、中等收入群体主导下的社会关联
第三章 村治主体更替
第一节 林镇的村干部变动
一、底层干部的退出
二、富人干部的退出
三、中坚农民型干部
第二节 中坚农民群体的产生
一、中坚农民群体的特征
二、中坚农民群体产生的经济基础
三、农民家计与村庄社会关联
第三节 中坚农民群体的参政动力
一、村干部的经济收益
二、村干部的社会收益
三、小结:经济社会转型与中坚农民型精英
第四章 村治结构之变
第一节 治理目标、资源不匹配下乡镇政府的角色
一、乡镇政府的目标与分类治理
二、弱行政下村治主体的选拔培养
第二节 村级组织的目标任务和角色
一、维持型村级组织与主要任务
二、村级事务特征对村治主体的要求
第三节 村级治理对象与治理结构的扁平化
一、村级治理对象
二、中坚农民与治理对象的关系
三、小结:治理转型与扁平化的村级权力结构
第五章 村级治理机制之变
第一节 村级治理的症结与群众动员
一、村级治理的症结
二、民间积极分子动员
三、群众动员与自主治理
第二节 社会吸纳资源与自治民主化
一、公共资源公共运作
二、社会资本激活与再生产
三、小结:社会吸纳资源与自治民主化
第三节 区域差异与村治类型
一、富人治村与政治排斥
二、狠人治村与暴力控制
三、区域差异与村治类型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村治结构的国家化与社会化
一、村治结构的国家建构
二、“自治行政化”的悖论
三、项目消解自治
四、资源重塑自治
第三节 资源输入下民主与善治的可能性
一、农民分化与精英治理
二、中坚农民与民主治理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民主治理机制[J]. 龙斧,高万芹. 湖北社会科学. 2016(11)
[2]村民自治与公共品供给的权利义务均衡机制——以Z县G乡L村为个案[J]. 高万芹,龙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贤能政治与中国改革——基于西方精英主义理论的思考[J]. 尹伊文. 文化纵横. 2016(03)
[4]“东部地区”村级治理的类型建构[J]. 桂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3)
[5]“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J]. 李祖佩. 社会. 2016(03)
[6]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历史经验与理论建构[J]. 邓大才. 学习与探索. 2016(04)
[7]论富人治村的“私人治理”性质[J]. 王海娟. 地方治理研究. 2016(01)
[8]村民自治基本单位再认识与村级治理体系重塑——从广西W县S村调查谈起[J]. 余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核心消费决定论——从市场与消费的结构性扭曲看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影响因素[J]. 龙斧,王今朝.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06)
[10]富人治村的逻辑与后果[J]. 刘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研究[D]. 胡进考.中共中央党校 2015
[2]征迁政治[D]. 耿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圣凡一体:礼与生命价值[D]. 桂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富人治村[D]. 袁松.华中科技大学 2012
[5]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 赵晓峰.华中科技大学 2011
[6]治理钉子户[D]. 吕德文.华中科技大学 2009
[7]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D]. 谭同学.华中科技大学 2007
[8]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D]. 卢福营.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治理转型中的乡镇政府[D]. 吴理财.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宁泽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93707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市场经济改革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二、家庭个体经营和经济利益对乡村治理主体的影响
三、改革后农村管理出现的问题
四、乡村新型自主治理模式—以川西林镇为例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国家治理转型与农村治理结构变迁
二、经济社会转型与农村治理结构变迁
三、农村治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一、国家政权建设理论
二、社会资本理论
三、阶层理论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实地调研——川西林镇
三、概念界定
第二章 林镇经济社会形态
第一节 林镇的经济社会结构
一、林镇概况
二、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
第二节 林镇的社会纽带
一、传统社会关联的工具化
二、现代社会关联与权力地位的来源
三、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节 林镇的阶层结构
一、中等收入群体主导的阶层结构
二、中等收入群体主导下的社会关联
第三章 村治主体更替
第一节 林镇的村干部变动
一、底层干部的退出
二、富人干部的退出
三、中坚农民型干部
第二节 中坚农民群体的产生
一、中坚农民群体的特征
二、中坚农民群体产生的经济基础
三、农民家计与村庄社会关联
第三节 中坚农民群体的参政动力
一、村干部的经济收益
二、村干部的社会收益
三、小结:经济社会转型与中坚农民型精英
第四章 村治结构之变
第一节 治理目标、资源不匹配下乡镇政府的角色
一、乡镇政府的目标与分类治理
二、弱行政下村治主体的选拔培养
第二节 村级组织的目标任务和角色
一、维持型村级组织与主要任务
二、村级事务特征对村治主体的要求
第三节 村级治理对象与治理结构的扁平化
一、村级治理对象
二、中坚农民与治理对象的关系
三、小结:治理转型与扁平化的村级权力结构
第五章 村级治理机制之变
第一节 村级治理的症结与群众动员
一、村级治理的症结
二、民间积极分子动员
三、群众动员与自主治理
第二节 社会吸纳资源与自治民主化
一、公共资源公共运作
二、社会资本激活与再生产
三、小结:社会吸纳资源与自治民主化
第三节 区域差异与村治类型
一、富人治村与政治排斥
二、狠人治村与暴力控制
三、区域差异与村治类型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村治结构的国家化与社会化
一、村治结构的国家建构
二、“自治行政化”的悖论
三、项目消解自治
四、资源重塑自治
第三节 资源输入下民主与善治的可能性
一、农民分化与精英治理
二、中坚农民与民主治理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民主治理机制[J]. 龙斧,高万芹. 湖北社会科学. 2016(11)
[2]村民自治与公共品供给的权利义务均衡机制——以Z县G乡L村为个案[J]. 高万芹,龙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贤能政治与中国改革——基于西方精英主义理论的思考[J]. 尹伊文. 文化纵横. 2016(03)
[4]“东部地区”村级治理的类型建构[J]. 桂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3)
[5]“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J]. 李祖佩. 社会. 2016(03)
[6]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历史经验与理论建构[J]. 邓大才. 学习与探索. 2016(04)
[7]论富人治村的“私人治理”性质[J]. 王海娟. 地方治理研究. 2016(01)
[8]村民自治基本单位再认识与村级治理体系重塑——从广西W县S村调查谈起[J]. 余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核心消费决定论——从市场与消费的结构性扭曲看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影响因素[J]. 龙斧,王今朝.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06)
[10]富人治村的逻辑与后果[J]. 刘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研究[D]. 胡进考.中共中央党校 2015
[2]征迁政治[D]. 耿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圣凡一体:礼与生命价值[D]. 桂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富人治村[D]. 袁松.华中科技大学 2012
[5]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 赵晓峰.华中科技大学 2011
[6]治理钉子户[D]. 吕德文.华中科技大学 2009
[7]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D]. 谭同学.华中科技大学 2007
[8]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D]. 卢福营.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治理转型中的乡镇政府[D]. 吴理财.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宁泽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93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9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