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3 14:48
  “公共性”看似是文化建筑应有之意,而在当前学术界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概念,存在误读和滥用;与此同时,在我国文化建筑的设计实践中还缺乏对公共性理念的积极关注和具体诠释,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回溯公共性概念的政治学来源,找到理解公共性概念的诠释途径,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时代背景研究之上建构当前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建筑公共性理论,进而以公共性理论为视角对我国文化建筑的设计现状进行批判性反思,归纳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文章最后探讨了公共性设计理念对于建筑创作的具体意义,提出公共性设计理念是表达建筑“时代性”的一种途径。本文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化建筑公共性的研究体系,包括概念诠释、原则目标、现实问题与策略;回答了“如何理解公共性”和“如何在设计中实现公共性”两个问题。论文内容可分为以下三部分:一、理论研究与建构(第二、三章):从概念研究入手,回到公共性概念的政治哲学理论起点,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与逻辑思辨,提出时代背景下的权利主体和价值追求是公共性概念的诠释途径。在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表现为:以公众为权利主体;以平等、开放、民主为价值追求。对抽象的价值追求进行解读,落实为文化建筑在三个层面上的目标原... 

【文章页数】:2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问题
        1.1.2 现实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当代”的时间范畴
        1.2.2 文化建筑
        1.2.3 公共性
    1.3 研究背景
        1.3.1 社会背景:现代公共意识凸显与公民社会兴起
        1.3.2 学科背景:文化建筑发展热潮与设计思维转向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成果
        1.4.2 国内研究成果
        1.4.3 研究总体评价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意义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引入
    2.1 公共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2.1.1 “公共性”概念缺乏共识
        2.1.2 “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误读
    2.2 公共性相关理论的研究思路
    2.3 元问题:对“公共”的研究
        2.3.1 “公共”的词源分析
        2.3.2 “公共”与“私”的关系认识
        2.3.3 “公共”研究小结
    2.4 溯源:政治学公共领域理论的研究
        2.4.1 公共领域的历时性研究
        2.4.2 公共领域的共时性研究
        2.4.3 研究结论一:如何理解作为公共领域核心概念的公共性
        2.4.4 研究结论二:对文化建筑研究借鉴公共领域理论的思考
    2.5 拓展:社会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2.5.1 建筑伦理学研究
        2.5.2 权力-空间研究
        2.5.3 空间正义理论
    2.6 对“公共性”相关问题的思考
    2.7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文化建筑公共性理论建构
    3.1 当代公共生活的时代特点
        3.1.1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3.1.2 当前中国公共生活理想愿景
        3.1.3 当前中国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危机
        3.1.4 空间的领域性分类和公共性危机在城市空间中的体现
    3.2 文化建筑在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角色
        3.2.1 作为公共社会资源的文化建筑
        3.2.2 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的文化建筑
        3.2.3 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文化建筑
        3.2.4 社会角色决定价值追求
    3.3 文化建筑公共性的概念阐释
        3.3.1 文化建筑公共性概念
        3.3.2 当代文化建筑公共性概念中的权利主体
        3.3.3 当代文化建筑公共性的价值追求
            3.3.3.1 平等的价值追求
            3.3.3.2 开放的价值追求
            3.3.3.3 民主的价值追求
    3.4 文化建筑公共性的具体目标原则
        3.4.1 文化建筑作为公共社会资源的公平配置
        3.4.2 文化建筑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的开放包容
        3.4.3 文化建筑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参与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公平配置的文化建筑问题与策略研究
    4.1 文化建筑公平配置缺失问题
        4.1.1 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缺乏均衡
        4.1.2 文化建筑层级体系不完整
        4.1.3 文化建筑缺乏可达性
    4.2 问题分析
    4.3 基于公平配置的文化建筑规划策略
        4.3.1 遵循适度分散的选址原则
        4.3.2 完善文化建筑层级体系和网络化
        4.3.3 配套增强可达性的交通设施
        4.3.4 鼓励功能复合的建设模式
        4.3.5 增加流动性与临时性文化设施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基于开放包容的文化建筑问题与策略研究
    5.1 文化建筑开放包容缺失问题
        5.1.1 建筑过于封闭
        5.1.2 公共性设计难以具体落实
        5.1.3 文化建筑缺乏吸引力
    5.2 问题分析
    5.3 基于开放包容的文化建筑设计策略
        5.3.1 开放的建筑界面
            5.3.1.1 入口设置
            5.3.1.2 立面设计
            5.3.1.3 可上人表皮
        5.3.2 开放的外部空间
        5.3.3 开放的内部功能
        5.3.4 自由的内部空间
            5.3.4.1 内部空间的视线自由
            5.3.4.2 内部空间的流线自由
            5.3.4.3 内部空间的行为自由
            5.3.4.4 空间使用的弹性灵活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基于公众参与的文化建筑问题与策略研究
    6.1 文化建筑的公众参与缺失问题
        6.1.1 公众缺乏知情权和决策权
        6.1.2 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6.1.3 批评的缺席和评论的精英化
    6.2 问题分析
    6.3 基于公众参与的文化建筑协调策略
        6.3.1 建立全过程开放的参与机制
        6.3.2 建立建筑师主导的多元制衡机制
        6.3.3 建立主体间的协调沟通机制
            6.3.3.1 设计主体与使用主体的沟通:平等性沟通
            6.3.3.2 设计主体与决策主体的沟通:共赢性沟通
            6.3.3.3 设计主体与管理主体的沟通:引导性沟通
            6.3.3.4 设计主体与媒体评论的沟通:合作性沟通
    6.4 本章总结
第七章 作为建筑创作理念的公共性
    7.1 公共性理念:表达文化建筑“时代性”的一种途径
        7.1.1 “时代性”是建筑作品对时代问题的回答
        7.1.2 公共性于当代中国是一个“时代问题”
        7.1.3 以公共性理念表达建筑“时代性”: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方案解读
    7.2 建筑师公共性理念的自主构建
    7.3 公共性理念下的文化建筑创作实践
        案例一:天津博物馆
        案例二:中国工艺美术馆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案例三:玉树州博物馆
    7.4 公共性理念下的文化建筑设计趋势展望
    7.5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广州艺术博物馆周边居民访谈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677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77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