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背景下的扶贫建设——来自革命老区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3-04-16 13:57
革命老区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以"革命老区"的身份作为政治资源的代理变量,探究了政治资源对扶贫建设的影响及机制。基于2005—2015年1882个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和豪斯曼-泰勒(Hausman-Taylor)两种方法研究表明:相比没有政治资源的非革命老区县,"革命老区"赋予的政治资源显著扩大了其在地区和省级层面的绝对经济差距,并没有起到有助于扶贫建设的作用。其中,一类"革命老区"赋予的政治资源显著扩大了其在地区和省级层面的绝对经济差距,而在二类"革命老区"中的此影响不显著。在机制分析中,"革命老区"赋予的政治资源显著扩大了非生产性的县社会福利支出,间接地挤占其在城镇化建设的支出,生产性支出缺乏导致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使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最终扩大了其在地区和省级层面的绝对经济差距。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政治晋升锦标赛"领域的研究,也为我国当前的"扶贫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现实证据支持。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评价
(一)文献回顾
(二)文献评价
三、“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介绍
(一)革命老区定义(1)
(二)革命老区划分依据
(三)一、二类革命老区县的地理分布
四、识别策略、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识别策略
(二)计量模型
(三)数据说明
五、实证回归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三)异质性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1. 运用反事实检验思想
2. 控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带来的影响
3. 删除样本中所含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4. 控制县域到所属省会城市的距离回归结果
(五)机制分析
六、结论
(一)加大对“革命老区”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开发其经济增长新引擎
(二)完善“革命老区”县财政支出制度,并加强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与管理
(三)继续深入落实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提高扶贫建设的效率
本文编号:3791396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评价
(一)文献回顾
(二)文献评价
三、“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介绍
(一)革命老区定义(1)
(二)革命老区划分依据
(三)一、二类革命老区县的地理分布
四、识别策略、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识别策略
(二)计量模型
(三)数据说明
五、实证回归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三)异质性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1. 运用反事实检验思想
2. 控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带来的影响
3. 删除样本中所含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4. 控制县域到所属省会城市的距离回归结果
(五)机制分析
六、结论
(一)加大对“革命老区”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开发其经济增长新引擎
(二)完善“革命老区”县财政支出制度,并加强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与管理
(三)继续深入落实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提高扶贫建设的效率
本文编号:3791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79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