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文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25 23:59
“文化政治”是一个后现代概念,是一种微观的政治。它回应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深刻变迁。“政治”开始超越社会解放和阶级革命,广泛地渗透在当代的文化艺术实践中。与宏观的社会政治相对,文化政治是一种文化领域的微观政治诉求。指文学、绘画、音乐、摄影、影视等文化形式,乃至日常生活都是意识形态和权利斗争的重要场所,都具有政治性。与此同时,西方文艺理论出现了明显的政治化倾向,解构主义之后的文论几乎都强调了文化政治的言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也引起了加拿大后现代理论家琳达·哈琴的关注,她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问题给出了自己独特的阐释。 本论文研究哈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思想,认为她是用文学策略的方法来把握和理解文化政治的总体特征的。在哈琴看来,悖谬性、双重编码、历史再现、戏仿、反讽、语像跨界等文学领域的策略契合了后现代文化政治的批判模式。也就是说,后现代文化艺术实践的政治性主要是以文学策略的形式传达的。正是这些策略暴露出任何文化实践下都隐藏的意识形态与权力的潜文本。 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视域、渊源及理论模型。首先介绍文化政治出现的时代语境,梳理文化政治概念的缘起与...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学术背景与意义
二、 哈琴的学术生涯
三、 文献综述与研究状况
第一章 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视域、渊源及理论模型
一、 “文化政治”何为
(一) 文化政治缘起
(二) 后结构主义的文化政治
(三) “文化研究”的文化政治
(四) 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
二、 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来自解构主义的传统
(二) 福柯后结构主义微观权利与话语观的启发
(三)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影响
三、 哈琴后现代主义政治的理论模型:后现代建筑
(一) 兼收并蓄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二) 后现代建筑带来的启示
注释
第二章 “矛盾入世”的“两面性的政治学”
一、 后现代政治的“悖论性”
二、 “共谋性批判”的政治模式
三、 面临“制度化”与“经典化”危机的反话语
注释
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政治的戏仿策略
一、 戏仿的概念与流变
二、 戏仿的再现政治
三、 “双重编码”的政治性
注释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的“反讽”策略
一、 反讽的历史考察
(一) 作为修辞技巧的古希腊反讽
(二) 具有哲学意蕴的浪漫反讽
(三) 诗歌本体论原则的新批评反讽
(四) 作为生存方式的后现代反讽
二、 “跨意识形态”的文化文本中的反讽
三、 反讽意义的确定:“双重言说”的锋芒
注释
第五章 “编史元小说”的历史再现与政治介入
一、 何谓“编史元小说”
二、 编史元小说对再现历史的质疑
(一) 历史编纂研究带来的启示
(二) 编史元小说:“对历史的消遣”
三、 编史元小说的政治介入:以两部文本为例
注释
第六章 图像和银幕—意识形态的交锋场所
一、 后现代摄影的本质
(一) 纪实的虚伪性与摄影的观念性
(二) 后现代摄影的矛盾性与跨界的张力
二、 图像与文字边界交遇的张力
(一) 图像与文字交遇的政治张力
(二) 摄影指称的政治性
三、 蓄意越界:挪用与戏仿
(一) 潜入西方艺术史的戏仿摄影
(二) 化妆自拍摄影的隐喻
四、 电影银幕背后的批评潜能
(一) 哈琴眼中的后现代电影
(二) 后现代电影文本阐释
(三) 电影背后的质询
注释
结语: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评价
一、 一门‘问题学’
二、 理论成就
三、 问题与争议
注释
参考文献
一、 西文文献
二、 中文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01322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学术背景与意义
二、 哈琴的学术生涯
三、 文献综述与研究状况
第一章 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视域、渊源及理论模型
一、 “文化政治”何为
(一) 文化政治缘起
(二) 后结构主义的文化政治
(三) “文化研究”的文化政治
(四) 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
二、 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来自解构主义的传统
(二) 福柯后结构主义微观权利与话语观的启发
(三)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影响
三、 哈琴后现代主义政治的理论模型:后现代建筑
(一) 兼收并蓄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二) 后现代建筑带来的启示
注释
第二章 “矛盾入世”的“两面性的政治学”
一、 后现代政治的“悖论性”
二、 “共谋性批判”的政治模式
三、 面临“制度化”与“经典化”危机的反话语
注释
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政治的戏仿策略
一、 戏仿的概念与流变
二、 戏仿的再现政治
三、 “双重编码”的政治性
注释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的“反讽”策略
一、 反讽的历史考察
(一) 作为修辞技巧的古希腊反讽
(二) 具有哲学意蕴的浪漫反讽
(三) 诗歌本体论原则的新批评反讽
(四) 作为生存方式的后现代反讽
二、 “跨意识形态”的文化文本中的反讽
三、 反讽意义的确定:“双重言说”的锋芒
注释
第五章 “编史元小说”的历史再现与政治介入
一、 何谓“编史元小说”
二、 编史元小说对再现历史的质疑
(一) 历史编纂研究带来的启示
(二) 编史元小说:“对历史的消遣”
三、 编史元小说的政治介入:以两部文本为例
注释
第六章 图像和银幕—意识形态的交锋场所
一、 后现代摄影的本质
(一) 纪实的虚伪性与摄影的观念性
(二) 后现代摄影的矛盾性与跨界的张力
二、 图像与文字边界交遇的张力
(一) 图像与文字交遇的政治张力
(二) 摄影指称的政治性
三、 蓄意越界:挪用与戏仿
(一) 潜入西方艺术史的戏仿摄影
(二) 化妆自拍摄影的隐喻
四、 电影银幕背后的批评潜能
(一) 哈琴眼中的后现代电影
(二) 后现代电影文本阐释
(三) 电影背后的质询
注释
结语: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评价
一、 一门‘问题学’
二、 理论成就
三、 问题与争议
注释
参考文献
一、 西文文献
二、 中文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01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80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