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辽中京建立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30 21:08

  本文关键词:辽中京建立原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辽代五京体制的形成对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京的建立更是辽代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辽的封建化的进程,因而在推动辽之社会经济发展,加速我国北方民族融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京城的建立基于有利的时代形势,也是辽代以捺钵体制为主的统治体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需要,结合行国政权和城国政治、游牧与农耕经济融合等因素进行探讨,以期能深入认识存在于历史背后的中京城建造的原因。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辽代 中京
【分类号】:K246.1
【正文快照】: 目前国内对于辽中京兴建原因的专门研究并不多,主要有李义的《辽中京产生的原因与作用》和曹显征的《辽中期徙都中京原因管窥》这两篇论文。其中前者偏重于辽中京建立的作用。而后者立题的前提是辽后期迁都于中京,但对于辽后期是否迁都中京本身则存在着很大争议。但曹先生在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毅;;辽与奚族的关系演变及辽中京的建置开发[J];学理论;2012年35期

2 诸葛净;;论辽之京城体系[J];华中建筑;2009年07期

3 李冬楠;;辽代都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齐鲁学刊;2009年03期

4 乌力吉;;关于契丹捺钵文化的再认识[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王雷;;试析辽朝衰亡的自身原因[J];当代经理人;2006年07期

6 韩茂莉;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与人口容量[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7 王德忠;论辽朝五京的城市功能[J];北方文物;2002年01期

8 李锡厚;;辽中期以后的捺钵及其与斡鲁朵、中京的关系[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00期

9 曹显征;辽中期徙都中京原因管窥[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10 杨若薇;;奚族及其历史发展[J];历史教学;198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危;戎天佑;;辽中京建立原因探析[J];史志学刊;2016年03期

2 水碧纹;张韵;殷志媛;;辽上京遗址城墙夯土成分及性能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3 高福顺;铁颜颜;;行朝决策映像与研究方法反思——《辽朝政治中心研究》评介[J];宋史研究论丛;2016年00期

4 叶万松;;关于大理、赤峰、银川等古都城市“中国大古都”历史地位的讨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宁波;;金代北京路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J];宋史研究论丛;2015年00期

6 郭丽娟;宋文丽;;金代奚人政治地位的演变[J];兰台世界;2014年33期

7 汪澎澜;;契丹捺钵文化研究[J];地域性辽金史研究;2014年00期

8 吕星云;;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射猎军事体育活动探源[J];兰台世界;2014年24期

9 程嘉静;;从《辽史》看契丹的基层组织管理[J];兰台世界;2014年11期

10 宁波;;金代北京路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J];宋史研究论丛;2013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欣欣;辽代寺院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梁振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唐彩霞;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D];山东大学;2014年

4 纪楠楠;辽代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新林;;辽上京城址的发现和研究述论[J];北方文物;2006年03期

2 穆鸿利;关于契丹四时捺钵文化模式的思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6期

3 韩茂莉;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聚落分布与环境选择[J];地理学报;2004年04期

4 陈锋;由历史都城的中轴线设计想到的[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5 王德忠;论辽朝五京的城市功能[J];北方文物;2002年01期

6 韩茂莉;辽代前中期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农业人口探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6期

7 清格尔泰;契丹语数词及契丹小字拼读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韩茂莉;近三百年来承德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及其区域特征[J];地理研究;1996年01期

9 杨若薇;;奚族及其历史发展[J];历史教学;1983年07期

10 方志云;辽上京城建筑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福顺;辽朝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杨浣;辽夏关系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肖爱玲;西汉城市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显征;辽宋交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陈永志;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杰;;辽上京、辽中京遗址述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张郁;;内蒙辽中京及西城外出土的文物[J];考古;1959年07期

3 韩茂莉;辽中京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J];中国史研究;1999年03期

4 李逸友;;辽中京城址发掘的重要收获[J];文物;1961年09期

5 ;辽中京遗址[J];文物;1980年05期

6 胡廷荣;辽中京至广平甸捺钵间驿馆考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1期

7 王禹浪;刘加明;;西辽河流域的古代都市——辽中京大定府(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郑毅;;辽与奚族的关系演变及辽中京的建置开发[J];学理论;2012年35期

9 承德地区文化局辽驿调查组;;辽中京至南京口外驿道调查[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1期

10 孙国军;;赤峰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中京遗址简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华廷;;关于辽中京《建静安寺碑》的几点浅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逸友;李宁;;辽中京为后期首都说的商榷[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义;;辽中京产生的原因与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艳秋;青白音;;奚王牙帐、辽中京、元北京[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李富;辽中京化工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猫砂生产基地[N];赤峰日报;2009年

2 李富邋李义;辽中京古城遗址发掘保护始末[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明盼盼;辽中京兴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辽中京建立原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503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