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瑞士”-民国时期喜洲近代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方的瑞士”-民国时期喜洲近代化研究
【摘要】:本文以民国时期云南大理喜洲社会发展为研究对象,首次从近代化、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商帮开启喜洲近代化,并从喜洲政治近代化的表现与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教育近代化的表现与发展、风俗的近代转化、近代社会组织的兴起五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时期的喜洲近代化,进而概括出民国时期喜洲社会近代化的路径和特点,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喜洲近代化引导力量是喜洲商帮,民国喜洲近代化的发展和喜洲商帮的兴衰相始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全国实行三大改造,喜洲商帮衰落,喜洲社会近代化发展也告一段落。第二,喜洲地区近代化较全国近代化起步要晚,可分为初始阶段和深化扩展阶段,前一阶段自1902年腾冲正式辟为商埠持续到七七事变爆发,这一阶段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的特点,后一阶段自全面抗战爆发持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虽然持续时间短,但近代化下的政治、经济、教育、风俗改良、社会组织集中出现,表现突出。
【关键词】:民国 云南 喜洲 近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研究旨趣7-8
- 二、学术回顾8-11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11-12
- 第一章 商帮开启喜洲近代化12-24
- 第一节 喜洲概况12-21
- 一、民国以前的喜洲发展概史12-15
- 二、民国时期的喜洲概貌15-21
- 第二节 商帮与喜洲近代化21-24
- 一、喜洲商帮的发展21-22
- 二、商帮引导喜洲近代化22-24
- 第二章 喜洲近代化的表现与发展24-64
- 第一节 政治近代化的表现与发展24-33
- 一、政治近代化的表现24-26
- 二、绅商与政治近代化的发展26-32
- 三、小结32-33
- 第二节 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与发展33-40
- 一、大理地区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概况33-34
- 二、喜洲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34-37
- 三、喜洲民族资本家在外所办企业37-39
- 四、小结39-40
- 第三节 教育近代化的表现与发展40-54
- 一、私立五台中学与喜洲教育近代化40-50
- 二、华中大学迁喜推动喜洲近代化教育的发展50-52
- 三、喜洲淑川女子小学52-53
- 四、喜洲苍逸图书馆53
- 五、小结53-54
- 第四节 风俗的近代转化54-61
- 一、从《新喜洲》到“新喜洲”54-58
- 二、喜洲地区引入集团结婚58-60
- 三、小结60-61
- 第五节 近代社会组织的兴起61-64
- 一、喜洲医院61
- 二、垦殖局61-62
- 三、义仓和慈善会62-63
- 四、小结63-64
- 第三章 结语:喜洲近代化的路径和特点64-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立卓;;儒商 侨乡喜洲崛起的中坚[J];大理文化;2006年02期
2 郭晓梅;;歌唱喜洲[J];大理文化;2008年04期
3 赵静;苏光红;杨丽奇;;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喜洲民族资本家刍议[J];大理文化;2009年01期
4 李晓佳;张有林;;喜洲 海边一片天地[J];云南画报;2013年02期
5 谢本书;解读云南大理喜洲[J];学术探索;2003年02期
6 韩军;大理白族“喜洲商帮”[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7 张镇泰;;“打围”喜洲人的思维体操[J];大理文化;2010年08期
8 余文杰;;寻根喜洲[J];文学教育(上);2014年02期
9 杨伟林;;大理喜洲赵家大院建筑浅述[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10 陈洪金;;远处的喜洲[J];大理文化;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勤;品味喜洲的古风神韵[N];大理日报(汉);2005年
2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阿苍洱;喜洲以旅游兴镇[N];云南日报;2001年
3 赵勤;阅读喜洲[N];云南日报;2005年
4 张信;喜洲:千年古镇看今朝[N];云南日报;2006年
5 大理市政协文史委 杨士斌;营养着我们的思维 开启着我们的视觉[N];大理日报(汉);2008年
6 杨瑛 叶明来;春风化雨沐古村 宏图再度展新颜[N];大理日报(汉);2008年
7 赵丽花 杨军;古镇喜洲旅游业蓬勃发展[N];大理日报(汉);2005年
8 拉纳阿石;千年古镇看今朝[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9 张宏宏;《〈新喜洲〉杂志与大理女性生活》[N];大理日报(汉);2012年
10 刘艳;云南大理:打造喜洲特色产业型小城镇[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瑶;喜洲十六村的本主信仰与身份认同[D];湘潭大学;2015年
2 李娅;喜洲村文化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严佳;“东方的瑞士”-民国时期喜洲近代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王音;多元文化背景下云南喜洲传统聚落空间和形态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稳菊;喜洲白语单字调实验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6 郝锋艳;云南喜洲白族古民居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裕荣;大理喜洲村白族民居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张欣;门里门外:白族民居大门与民族文化心理[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35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73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