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1:08

  本文关键词: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印尼 来华留学生 汉语文化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印尼1998改革之后,随着世界“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印尼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汉语文化词范围很广泛,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民族风情与习俗等内容。对来华留学生而言,汉语文化词的使用是一个很困难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访谈法以华南理工大学的来华印尼留学生为例来研究来华印尼留学生的汉语文化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过程的第一阶段采用个人访谈和集体访谈的方式对访谈对象进行了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访谈者根据事先准备的访谈提纲,从对文化词的认识、来华经验、身份与文化认同、文化差异、学习兴趣与目的、课堂与课外学习、生活环境等了解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文化词使用方面的情况。第二阶段本文还采用生词卡测试研究对象对文化词的了解情况。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在对汉语文化词的认识上,汉语文化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独特部分,并未引起关注;认为汉语文化词很重要,是汉语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对不懂的汉语文化词,多从字面上理解,忽略其整体性特点。其次,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的了解不佳,不同群体的来华印尼留学生在对汉语文化词的了解不同,来自印尼华人城市棉兰的华裔留学生知道的汉语文化词最多,其次是非华裔,最后是来自印尼侨乡群的留学生。再次,影响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使用的因素有很多,来华经历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和印尼共有的文化、HSK教材、华人文化环境、看中文电影及电视剧等对理解和使用汉语文化词有很大的帮助,属于积极因素;在中国旅游、学习动机与目的、华裔身份、华裔方言环境等对理解和使用汉语文化词没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属于消极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交中国朋友等对理解和使用文化词是否有帮助,主要决定于语言使用者本身,属于中性因素。最后,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频率低,使用不佳的原因是因为在使用文化词的时候遇到了障碍,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汉语文化词的意思不了解,二是在使用中怕出错。另外,来华印尼留学生在课外阅读汉语文章时遇到不懂的汉语文化词主要采取查字典、猜测、略过的策略,在日常口语交流时听到不懂的汉语文化词时,则主要采用直接询问说话者,根据语境猜测,借助字典、手机、网络,求助朋友等策略。此外,论文还对来还印尼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文化词提出关注中国文化、利用多媒体学习文化词的建议。
【关键词】:印尼 来华留学生 汉语文化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引言9-1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0-11
  • 1.3 论文结构11-12
  •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12-19
  • 2.1 关于文化词的研究12-16
  • 2.1.1 文化词的定义12-13
  • 2.1.2 文化词的分类13-16
  • 2.2 关于来华印尼留学生的研究16-17
  • 2.3 关于来华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使用的研究17-19
  • 第三章 研究过程19-26
  • 3.1 研究缘起19
  • 3.2 研究方法19-20
  • 3.3 研究过程20-26
  • 3.3.1 访谈提纲的拟定20-23
  • 3.3.2 访谈对象的确定23-24
  • 3.3.3 访谈材料的转写与翻译24-25
  • 3.3.4 转写材料的归类与分析25-26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26-68
  • 4.1 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的认识26-30
  • 4.1.1 汉语文化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独特部分,并未引起关注26-29
  • 4.1.2 认为汉语文化词很重要,是汉语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29
  • 4.1.3 对不懂的汉语文化词,,多从字面上理解,忽略其整体性特点29-30
  • 4.2 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情况30-38
  • 4.2.1 来华印尼留学生对汉语文化词了解的基本情况30-34
  • 4.2.2 不同群体的印尼留学生在汉语文化词了解上的差异34-38
  • 4.3 影响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的因素38-59
  • 4.3.1 来华经历38-40
  • 4.3.2 身份与成长环境40-45
  • 4.3.3 文化差异45-49
  • 4.3.4 学习动机与目的49-53
  • 4.3.5 课堂与课外学习53-56
  • 4.3.5.1 课堂讲解及教材53-54
  • 4.3.5.2 课余活动54-56
  • 4.3.6 学习环境56-58
  • 4.3.6.1 与中国朋友的沟通56-57
  • 4.3.6.2 使用汉语版本的手机、电脑57-58
  • 4.3.7 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影响因素总结58-59
  • 4.4 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的障碍59-64
  • 4.5 来华印尼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使用的策略与建议64-68
  • 4.5.1 学习和使用策略64-66
  • 4.5.2 学习和使用建议66-68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的局限和展望68-69
  • 5.1 结论68
  • 5.2 研究局限和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1
  • 致谢71-72
  • 附录72-132
  • 附件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丽珍,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辨正[J];汉字文化;2003年01期

2 李玉萍;从“龙”的寓意看文化词语的翻译[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毛远明;汉语文化词语释义问题[J];辞书研究;2004年03期

4 黄金贵;论古代文化词语的训释[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陈丹丹;;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词语[J];大家;2011年08期

6 吕海飞;;文化词语研究概述[J];金田(励志);2012年11期

7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许晖;文化词语的翻译[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汪华;浅谈文化词语的直译与意译[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顾瑛;“桑”的灵物意蕴——同“桑”相关文化词语深层意蕴浅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文生;;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胡兆云;;从中英美政法文化词语系统对应看翻译的得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黄雪桂;;试论文化符号的可译性——以《伊豆的舞女》的文化词语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唐慧;付茂忠;王淮;易军;邓由飞;;浅谈中国牛文化[A];《第七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白阳明;;“Red”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跃兴;2011文化中的“关键词”[N];团结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殿典;满语词语与满族萨满教文化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亚琴;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文化因素考察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2 赵彬;《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文化词语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欢;对外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朱洪;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语文化词语释义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曼;基于欧美学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词语及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徐越龙;《长城汉语》多媒体教材中的文化词语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7 晏彩蕊(MYA YE PHYO);对缅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文化词语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SILVIA MARGARETTA(傅巾铃);汉语、印尼语数字谚语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夏梦;两岸中高级汉语教材文化词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本文编号:756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756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