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生态县指标体系的发展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9 18:38

  本文关键词:生态县指标体系的发展变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县 演变 指标体系 郎溪县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自然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与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由此引发了许多农业环境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而生态县的建设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生态省、生态县、生态市的建设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引导。对于生态县来说,各项指标是检测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研究基于生态文明下的具体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标是指对事物具体特征的一种数字化反应。由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它是各类指标的有效集中,从而更简单明了、全面系统地反映有关事物的认知。我国生态县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子系统组成,2003年制定试行建设指标,2005年、2008年进行两次修订。指标体系的变化说明了我国生态县发展演变过程。在生态环境层面上,国家对生态县建设的要求权重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在早期的生态县建设指标中,经济发展为第一位,比生态环境稍微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者同等重要,比社会进步明显重要。郎溪县作为最近获批国家级生态县称号的县域,它的发展过程以及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现状代表了我国现阶段生态县建设的成果。基于生态县发展的具体指标,选择安徽省郎溪县生态县建设为研究样本,从郎溪县生态县建设的相关机制以及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我国生态县发展对策。通过研究郎溪县不同层级生态县建设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生态县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背后的深层经济、社会、生态原因。对我国三次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对比,查阅大量相关数据及研究,得出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变化的基本原则,发现现阶段生态县发展在指导方向、行动目标、理论指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发展趋势预设。本文包含六方面主要内容,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概括表达出建设生态县的意义,以及我国生态县发展演变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开始本文正文部分,说明文章采用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结合资料文献,阐述国内外关于生态县方而的研究以及现状分析。第四章详细说明我国生态县指标体系的构成,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第五章以郎溪县为例来说明我国生态县发展演变过程及建设成果。第六章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变化分析以及郎溪生态县的建设发展,提出我国现阶段生态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都对生态县下阶段发展趋势的预设。
【关键词】:生态县 演变 指标体系 郎溪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321;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1 引言11-20
  • 1.1 选题依据以及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依据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7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7-18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8-20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3.3 研究的难点19-20
  • 2 生态县发展相关概念和理论20-22
  • 2.1 相关概念20-21
  • 2.1.1 生态县概念20
  • 2.1.2 生态学20
  • 2.1.3 生态经济学20-21
  • 2.1.4 循环经济学21
  • 2.2 相关理论21-22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1
  • 2.2.2 区位理论21-22
  • 3 国内生态县的建设和发展22-24
  • 3.1 我国生态县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2-23
  • 3.2 我国生态县指标体系发展演变过程23-24
  • 4 生态县指标体系发展变化24-42
  • 4.1 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的构成24-29
  • 4.2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体系组成及其变化29-34
  • 4.2.1 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的组成及标准29-30
  • 4.2.2 生态县建设指标构成标准的变化30-34
  • 4.3 建设生态县发展变化的条件34-35
  • 4.3.1 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流程34
  • 4.3.2 生态县建设所需指标体系数量变化的阶段性34-35
  • 4.3.3 生态县建设指标变化对建设生态县的客观要求35
  • 4.4 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发展变化的原因35-38
  • 4.4.1 功能性变化成因及变化结果35-36
  • 4.4.2 区域性变化成因及变化结果36-37
  • 4.4.3 经济性变化成因及变化结果37-38
  • 4.4.4 政策性变化成因及变化结果38
  • 4.5 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变化的评价体系和原则38-42
  • 4.5.1 生态县建设体系变化的指标评价体系设定38-39
  • 4.5.2 生态县建设指标权重的设定39-40
  • 4.5.3 生态县建设指标发展演变的原则40-42
  • 5 郎溪生态县的建设及指标体系达成情况42-51
  • 5.1 安徽省郎溪生态县有关情况综合概述42-45
  • 5.1.1 自然地理概况42
  • 5.1.2 生态环境概况42-43
  • 5.1.3 自然资源概况43-44
  • 5.1.4 社会经济概况44-45
  • 5.2 安徽省郎溪县生态县建设机制45
  • 5.2.1 郎溪县生态县建设的优势45
  • 5.2.2 郎溪县生态县建设的劣势45
  • 5.3 安徽省郎溪县生态县建设指标规划(2007-2020年)45-47
  • 5.4 安徽省郎溪县生态县发展指标分析47-49
  • 5.4.1 经济指标达成分析47-48
  • 5.4.2 环境指标达成分析48
  • 5.4.3 社会进步指标达成分析48-49
  • 5.5 安徽省郎溪县发展在各地区中的功能及作用49-51
  • 6 我国生态县发展趋势及建设意见51-56
  • 6.1 我国生态县的发展趋势51-53
  • 6.1.1 生态县功能转变的发展趋势51
  • 6.1.2 生态县可持续发展趋势51-52
  • 6.1.3 生态县城镇化发展趋势52
  • 6.1.4 生态县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52-53
  • 6.2 生态县建设意见53-56
  • 6.2.1 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53
  • 6.2.2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53-54
  • 6.2.3 加强城镇绿地建设54
  • 6.2.4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54
  • 6.2.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4-55
  • 6.2.6 加强农村绿地建设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克森;以生态县建设为载体 全力打造“绿色畲乡”[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6期

2 ;北京密云:目标直指国家级生态县[J];环境经济;2006年05期

3 林靖华;刘婷;李晓蕾;;关于邹平县实施生态县建设的调研报告[J];科技资讯;2009年07期

4 施问超,徐斌,李乃铨,杨竞寸;生态县规划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05期

5 裴日昌;大丰县开展生态县建设的几点做法[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4年01期

6 刘孝,赵丽囡;建设生态县──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7 徐国义;;大力建设四大体系 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县[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01期

8 杜梅萍;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J];前线;2005年05期

9 陈全好;;推进生态县建设 保护北京饮用水源[J];北京水务;2006年05期

10 张国顺;;全面履行职能 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江苏宝应生态县建设纪实[J];环境教育;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雨生;戚汝明;;生态县建设措施的几点建议[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2 谢雨生;;实施生态化改造,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结合常山实际,谈一点生态县建设想法[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3 丛黎明;;山东省庆云生态县建设规划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戴闻书;赵洪利;刘林琳;闻亮;杨云飞;;探索康平县防风固沙生态县建设途径[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国平;;生态县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6 吕世新;石志炳;何李平;吴联中;吕土璋;陈利军;俞伟钢;;林业两大体系在“生态县”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7 吕世新;石志炳;何李平;吴联中;吕土璋;陈利军;俞伟钢;;林业两大体系在“生态县”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展;射阳开辟生态县建设新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郭林山;宝应县人大审议通过生态县建设规划[N];人民代表报;2007年

3 万颖 王名洋;生态县建设规划通过省专家论证[N];盘锦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杨颖;我市部署生态县(市)规划编制工作[N];保定日报;2008年

5 人大;《易门生态县建设规划》通过人大审议[N];玉溪日报;2008年

6 曹占阁 马振礼;生态县建设成为“一把手”工程[N];中国环境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凌翌;明年 5区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县[N];成都日报;2009年

8 王义重 记者 邹渠;投入10亿元 蒲江建成生态县[N];四川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峰;江苏省金融生态县创建成效显著[N];金融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孙玮 通讯员 郭小华;我市再添三个“省级生态县”[N];丽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大兵;生态县建设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莹;陕西省城固生态县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荣娟;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冷冰原;生态县建设规划探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冠男;双鸭山市集贤县生态县建设发展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辉;生态县指标体系的发展变化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6 韩烨;基于空间分异的生态县建设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马威;兰考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8 李杰兰;环县生态县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颜廷丽;密云生态县建设的评价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寻瑞;炎陵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1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001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