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关于“一带一路”的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17-10-14 21:47

  本文关键词:关于“一带一路”的认识误区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化战略 国际经济评论 台湾地区 财政政策 新孤立主义 计划经济色彩 货币政策 东南沿海 资产流动性 权力真空


【摘要】:正误区一:殖民地观念。对于"一带一路"的目的,很多人基本认为是获得原材料和输出产能。这种形式与当年大英帝国的做法是很相似的。当年大英帝国搞的全球化,基本上就是掠夺原材料、输出制成品。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也这么搞,势必会遭到全世界的抵制。美国包括马歇尔计划等与大英帝国的统治的不同就在于:美国都是把自己的市场输入到新兴市场,包括台湾地区、韩国、日本、
【关键词】全球化战略;国际经济评论;台湾地区;财政政策;新孤立主义;计划经济色彩;货币政策;东南沿海;资产流动性;权力真空;
【分类号】:F125
【正文快照】: 误区一:殖民地观念。对于“一带一路”的目的,很多人基本认为是获得原材料和输出产能。这种形式与当年大英帝国的做法是很相似的。当年大英帝国搞的全球化,基本上就是掠夺原材料、输出制成品。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也这么搞,势必会遭到全世界的抵制。美国包括马歇尔计划等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端祥;“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与中国战略选择[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胡峰,朱怀意;全球化后果解读[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我们需要均衡的全球化[J];企业研究;2001年10期

4 徐宏;浅议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J];新疆社科论坛;2001年02期

5 胡峰;全球化后果动态和纵向的解读[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年04期

6 华锐;积极参与国际全球化战略与政策环境研究——美国纽约第十六届国际独立机构联合会年会侧记[J];中国科技产业;2002年06期

7 张兆刚;全球化意蕴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刘继纯;沉默在全球化的边缘[J];IT经理世界;2003年17期

9 钱寒晓;产业全球化与战略全球化的有效契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梅俊杰;与教条和虚伪作斗争——读《全球化和对全球化的愤懑》[J];社会观察;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昕;美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载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边长勇;全球化两大难题:合格人才和全球品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徐瑾邋谢雪琳;我们还在半全球化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何帆;制度性全球化战略的实践[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5 尹明善;中国民营企业 的全球化战略[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6 孙立坚;全球化才是唯一的王道[N];东方早报;2010年

7 刘志彪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江苏省社科院院长;中国应主动创造 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马文生;实施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战略[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毛晶慧;全球化战略助力日企扎根中国[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明基电通中国营销总部副总经理 张安佐;要有全球化战略[N];北京科技报;2001年



本文编号:1033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033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