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省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发布时间:2017-10-16 10:12

  本文关键词:中国省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产出溢出 空间溢出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以增强。现代市场体系也在逐渐健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均处于稳步推进的阶段。但是,在“摸石头过河”的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因此,要想突破经济发展中遭遇的瓶颈,必须大力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尽快将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逐渐建设为“人才强国”。文章首先梳理归纳了国内外既有研究文献,初步阐释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核算方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为全文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详细介绍了变量的选择与样本数据的获取,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以Lucas人力资本理论和有效劳动理论为基础的人力资本产出溢出模型。同时,考虑到空间地理位置对该问题的影响,本文还根据高阶空间邻近标准设定了空间加权矩阵,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空间Lucas人力资本溢出模型。随后,从人力资本的产出溢出和空间溢出两个方面,对1982—2011年我国31个省域30年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详细解析了我国各省区人力资本的产出溢出与空间溢出特征,并借此对各省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做出了解释。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物质资本依旧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表明我国依旧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中。同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产出贡献率在不同区域表现出差异性,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身体素质的影响很显然是低于脑力素质的。此外,我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呈现出鲜明的“核心—边缘”分布特征,且二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而人力资本在地理空间的集中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为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保证教育有法可依,倡导多元化教育投资,形成义务教育、在职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第二,加大医疗卫生支出,完善医疗保健体系,为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第三,建立区域人才供需信息网络和人力资本共享机制,充分考虑人力资本与区域要素禀赋之间的适配性,逐渐消除空间上知识溢出的距离衰减效应。
【关键词】: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产出溢出 空间溢出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F12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6-7
  • 1.2 研究方法7
  • 1.3 研究思路7-8
  • 1.4 创新点及不足8-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9-15
  • 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9-10
  • 2.2 人力资本的概念及核算10-12
  • 2.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2-13
  • 2.4 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13-14
  • 2.5 小结14-15
  • 第三章 数据说明和模型解析15-23
  • 3.1 样本数据和变量选取15-17
  • 3.1.1 样本数据15
  • 3.1.2 变量选取15
  • 3.1.3 人力资本的核算15-17
  • 3.2 产出贡献率的模型设定与解析17-19
  • 3.2.1 卢卡斯人力资本溢出模型17-18
  • 3.2.2 有效劳动模型18
  • 3.2.3 要素贡献率18-19
  • 3.3 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设定与解析19-21
  • 3.3.1 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19-20
  • 3.3.2 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20-21
  • 3.3.3 空间Lucas模型21
  • 3.4 小结21-23
  • 第四章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出贡献的实证分析23-32
  • 4.1 人力资本产出弹性系数与外溢作用的估计23-25
  • 4.2 要素贡献率的估计25
  • 4.3 人力资本总贡献率的分析25-30
  • 4.4 小结30-32
  • 第五章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32-45
  • 5.1 空间分位图分析32-34
  • 5.2“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34-35
  • 5.3“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35-38
  • 5.4 人力资本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38-42
  • 5.5 人力资本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2-44
  • 5.6 小结44-45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5-48
  • 6.1 结论45
  • 6.2 政策建议45-48
  • 参考文献48-5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3-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树荣,张耀奇;人力资本涵义与特征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向志强;人力资本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5期

3 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文艺,梁振军;关于人力资本出资的一点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江竹兵;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实际运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贾维霞;构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结合的企业所有权制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霍丽;试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与产权问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黄维德;上海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J];人才开发;2002年03期

9 郑伦卉;从人力资本的特征谈人才激励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蔓生;;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本[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国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平;张贵敏;陆静;孟春媛;;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盼盼;陶厚永;;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文力;用价值资本激励人力资本[N];经济日报;2003年

3 周天勇;农业发展与农村剩余人力资本转移的两难[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筠;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从企业开始[N];市场报;2002年

5 刘小东;企业生命力在于人力资本[N];安徽经济报;2006年

6 周莹邋王文彬;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三个前提[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汪蕊 作者单位 审计署广州办;人力资本与服务业比较优势相关性探析[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方竹兰;从“炒股热”看创新创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记者  俞嘉骏;各地试行人力资本入股[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王振明;人力资本需要市场化[N];中国邮政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倩;人力资本承担风险的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关亚冬;人力资本视野下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王艳;人力资本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崔红威;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赵华峰;西部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本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薛艳梅;区域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光宇;人力资本核算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管晓荣;山东省人力资本现状、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芸;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10 郑君;人力资本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04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