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理解“李约瑟之谜”的一个经济增长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6 13:36

  本文关键词:理解“李约瑟之谜”的一个经济增长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大分流” 李约瑟之谜 马尔萨斯陷阱 资本积累


【摘要】:本文立足于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史研究中"大分流之谜"之中国版本"李约瑟之谜"。在一个周而复始的贫困陷阱中,必须具备形成临界最小物质资本积累的条件以及形成一种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实现创新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否则无法打破贫困均衡陷阱。因此,"李约瑟之谜"可以重新定义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未能形成打破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所必需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并将其转化为科学技术创新,以致中国未能成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地,错失拥抱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本文揭示欧洲典型的封建制与中国的王朝帝国制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大相径庭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激励机制,尝试为理解"李约瑟之谜"提供了一个经济增长视角。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大分流” 李约瑟之谜 马尔萨斯陷阱 资本积累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口经济增长理论通常从两个视角探索增长问题,一是着眼于报酬递减,即寻求贫穷国家对富裕国家的趋同;一是着眼于报酬递增,探索发达国家的持续增长源泉。这两个研究传统的理论出发点看似对立,却一道构成了对有史以来所有经济发展类型及其阶段更替的关注,特别有助于解释今天的发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f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晋斌;;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特点及现实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3 张志明;;安徽农村内生工业化的现实意义及其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4 汤凌飞;;论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时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叶朝华;马陵合;;天朝心态与晚清的货币改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郑崧;;结构调整与非洲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7 梁俊艳;;全球视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学术史回顾[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萌;付涛;;环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杨骐铭;;从GDP看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沈麒;;中国婴儿潮带来之产业变革和机会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维栋;;和谐发展与技术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董国辉;;初级产品出口与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拉美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的反思[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力;;发展的困境与文化选择的关键性[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李录堂;薛继亮;;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构成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panel数据的实证研究[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5 ;第三章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选择[A];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C];2005年

6 于维栋;;全球化与中国的国际现代化互动[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于维栋;;文化与现代化[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的挑战与前景[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于维栋;;世界现代化300年的回顾和展望[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曾昭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成功率论纲[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柯;经济增长中的“比较优势陷阱”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9 孙晓玄;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宋代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谢里;制度安排与产业集聚: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铭;论日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马利军;产权、政府、开放:支撑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体制因素[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何成;晚清澳门鸦片烟膏专营研究(1851-1911)[D];暨南大学;2011年

4 高寅;人民币国际化模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张玲;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国庆;西方消费经济思想与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冯银河;青海油田采油一厂精细化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颜新;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历史考察[D];山东大学;2011年

9 何建会;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探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晗琦;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潮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德怀特·帕金斯;;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2 杨坚白;;速度·结构·效率[J];经济研究;1991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品越;生存型实用文化与李约瑟问题[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马国瀚;张建忠;;乐音的意识驱动及“李约瑟问题”[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

3 代婧;;从管理学角度解析“李约瑟之谜”[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4 王向;刘晨;;从李约瑟之谜到中国模式:一个比较的视角[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5 程广云;;泛李约瑟问题:无穷穷举——驳“李约瑟问题”终结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1期

6 张悦;;李约瑟问题的经济学视角[J];北方经贸;2011年08期

7 张伟玲;;李约瑟之谜与现今经济的发展——不同社会原因的对照和启示[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8 李翔;;新“李约瑟问题”[J];董事会;2013年08期

9 杜升云;;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教授来校做报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10 李仲均;;[英]李约瑟编著《中国科学与文明史》第三卷地质学部分述评[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宋芝业;;李约瑟问题“旧”解——明末清初中外人士对李约瑟问题的解答[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仲均;;李约瑟博士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地质学部分评述[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4 林凤生;;李约瑟与《自然杂志》的交往[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小静;;胡道静与李约瑟[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6 刘树勇;;李约瑟与道教[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7 ;《中国科学技术史》读译教学实践[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何广中;;李约瑟论道家与西方科学[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纪树立;;英伦访耆学:李约瑟和波普尔[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10 皮建才;;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我们到底站在哪里?——与文贯中、张宇燕、艾德荣等商榷[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钝;李约瑟的世界观[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林行止;李约瑟的中国情缘[N];东方早报;2008年

3 曹聪;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李约瑟[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马信芳;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田永峰 海军指挥学院 江苏南京210016;“李约瑟之谜”的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N];江苏科技报;2010年

6 李亚明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系;李约瑟与抗战时期的清华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周蓓蓓;“李约瑟之谜”新问[N];中华建筑报;2012年

8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顾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 张维迎;新“李约瑟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9 孙涤;新出李约瑟传记评议[N];南方周末;2008年

10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日根;李约瑟的世界观与中国观[N];团结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惠玉;《通报》在西方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角色[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梦琳;李约瑟问题及其转换[D];中原工学院;2012年

2 严楠;李约瑟问题思考[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3 罗萍;从哲学思维角度思考“李约瑟问题”[D];南昌大学;2008年

4 赵晓博;多元化视角下的“李约瑟问题”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杨帆;李约瑟眼中的中西医文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6 殷继烈;李约瑟之谜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7 徐国飞;“李约瑟问题”的两汉士人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2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042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