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肯模型的研发产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哈肯模型的研发产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
【摘要】:作为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研发产业的发展演化有其内在机制。本文从揭示研发产业的自组织特征出发,应用哈肯产业系统演化模型,借助我国省市研发产业相关数据对研发产业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产业生产率是研发产业演化的决定性因素,它主宰了研发产业的演化方向,技术市场交易量是影响研发产业演化的重要因素,研发产业生产率和技术市场交易量相互作用推动研发产业演化。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研发产业系统 演化机制 哈肯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研发产业共生系统的演化: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301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上“福建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优化研究”编号:2013R0043
【分类号】:F113;F2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研发外包越来越普遍。随着研发活动外部化、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专门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向社会提供智力产品或相关增值性服务的企业日益增多,一个新兴的服务业——研发产业孕育而生。作为集资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评论员;;北京要搞研发产业[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Z1期
2 李萍;冯琪;;关于重视发展研发产业的对策与思考[J];理论导报;2012年02期
3 ;食品安全战略联盟建五大研发产业平台[J];分析仪器;2013年01期
4 覃睿;田先钰;;研发产业的理论与经验性研究:评述与展望[J];天津科技;2007年01期
5 黄鲁成;周婷婷;徐文璐;;研发产业景气监测与预警[J];统计与决策;2007年18期
6 黄鲁成;周婷婷;徐文璐;;研发产业景气监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1期
7 任伟宏;黄鲁成;;研发产业评价指标与方法的探讨[J];经济论坛;2008年06期
8 姜念云;;研发产业:审视研发活动的一个新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8期
9 王铮;李兵;刘丽;熊文;;加快北京研发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10期
10 韩霞;李小宁;董正强;;北京发展研发产业的创新战略及实施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承云;;日本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赵刚;怎样对待国际研发产业对华转移[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钱兰邋实习生 尤薇;省疾控中心与医药园区共建预防学研发产业化基地[N];泰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毛庆 张璐;整合全球资源,发展新兴研发产业[N];南京日报;2011年
4 宋菲;香港科技研发产业有潜力[N];中国贸易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馨;把研发中心建到校园去[N];南京日报;2008年
6 记者 范建;食品安全战略联盟建五大研发产业平台[N];科技日报;2012年
7 ;中关村研发产业发展研究[N];北京科技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朱小红;中国T恤制造商机遇何在[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姜虹;26亿打造纺织品研发产业基地[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记者 王燕;西部移动互联网研发产业基地奠基[N];西安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孝华;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研发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曦;研发产业主体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2 邱芳;北京研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3 陈罗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研发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4 胡月诗;研发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蒋文菊;上海研发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孔维强;上海研发产业空间演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秦健;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韩启钰;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发产业化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9 徐鹏飞;中国研发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4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0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