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8:08

  本文关键词: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江西省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升级 实证研究


【摘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抉择。江西省响应国家的发展政策,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助推江西经济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和绿色崛起。系统地研究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有助于促进江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效应、耦合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具体为:第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进行了研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与农业处于耦合的起步阶段、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和农业的耦合程度从低度耦合向颉颃时期逐渐过渡、江西省航空制造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发展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第二,对区域产业耦合系统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Malmquist指数的DEA方法和VAR模型对溢出效应下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技术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的技术改造式路径。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联动效应下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的分工协作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的分工协作式路径。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置换效应下传统产业升级的交替更迭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第三,运用SWOT模型对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产业链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宜带动的传统产业类型进行了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优先等级及其带动全省经济、传统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城市、不同产业之间的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促进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本文立足于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耦合的时变趋势和空间差异探索传统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运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是首次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进行的系统实证研究。
【关键词】:江西省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升级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44;F12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导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思路、框架及创新点11-13
  • 1.2.1 研究思路12
  • 1.2.2 创新点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13-17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2 文献评述16-17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技术路线图17-19
  • 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研究19-34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19-23
  • 2.1.1 相关概念19-20
  • 2.1.2 耦合与耦合系统的相关定义20
  •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内容20-23
  • 2.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23-25
  • 2.2.1 有序功效模型的建立23
  • 2.2.2 指标权重的确定23-24
  • 2.2.3 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24-25
  • 2.3 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5-30
  • 2.3.1 指标建立的原则25
  •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指标的建立25-30
  • 2.4 耦合度实证研究30-34
  • 2.4.1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30-31
  • 2.4.2 实证分析31-33
  • 2.4.3 结论33-34
  • 3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研究34-50
  • 3.1 区域产业耦合系统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34
  • 3.2 溢出效应下传统产业升级的技术驱动机制实证研究34-39
  • 3.2.1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术的实证分析35-37
  • 3.2.2 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技术驱动的实证研究37-38
  • 3.2.3 江西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式升级路径38-39
  • 3.3 联动效应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分工协作机制实证研究39-45
  • 3.3.1 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的分工协作实证研究40-44
  • 3.3.2 江西省传统产业的分工协作式升级路径44-45
  • 3.4 置换效应下传统产业升级的交替更迭机制研究45-50
  • 3.4.1 灰色关联分析法46-47
  • 3.4.2 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的交替更迭式机制实证研究47-48
  • 3.4.3 江西省传统产业的交替更迭式升级路径48-50
  • 4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50-61
  • 4.1 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50
  • 4.2 江西省传统产业升级的现状分析50-52
  • 4.3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52-55
  • 4.3.1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宜带动的传统产业类型52-53
  • 4.3.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优先等级实证研究53-55
  • 4.4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55-61
  • 4.4.1 数据来源及处理55
  • 4.4.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55-56
  • 4.4.3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56-57
  • 4.4.4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实证分析57-61
  • 5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61-64
  • 5.1 耦合效应和溢出效应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61-62
  • 5.2 联动效应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62-63
  • 5.3 置换效应和带动作用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68-69
  • 致谢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传统产业升级是企业生存发展关键[J];造纸信息;2002年03期

2 王艳;王雅山;;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8期

3 朱梅;论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赖明;加快建设事业信息化进程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J];建设科技;2002年04期

5 刘慧;吴晓波;;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6 曹峰;论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J];科技信息;2003年08期

7 吴少武;;论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J];财政监察;2003年04期

8 王雷;外商直接投资——西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之战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李卓娅;米琴;;新经济视角下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7期

10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传统产业升级计划的通知[J];江苏建材;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大海;熊从博;刘明燕;张志卫;;加强海洋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商棠;解放思想 创新驱动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司建楠;融入经济促改革 科技支撑传统产业升级[N];中国工业报;2013年

3 罗云霄 本报记者 路榕 实习记者 彭婷;提升高新技术比重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N];贵阳日报;2013年

4 黄岩娜;试论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刘峰;加速传统产业升级离不开内涵式发展[N];消费日报;2007年

6 上海睿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吴忱;七个途径打造传统产业升级[N];证券日报;2010年

7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徐晓兰;“大力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N];消费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苏兰生;靠创新引领传统产业升级[N];保定日报;2012年

9 记者 赵伟;加快我省传统产业升级[N];长春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李大洪;“科技特派”助传统产业升级[N];辽宁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娜娜;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2 王君;传统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118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18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e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