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自主研发与知识积累: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门限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2:19

  本文关键词:自主研发与知识积累: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门限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发展 自主研发 知识积累 面板数据 门限效应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自主研发与知识积累具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研究金融发展在自主研发影响知识积累中的作用机理十分必要。本文使用我国2002-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以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研究自主研发对知识积累的非线性影响及金融发展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省份金融发展变化作用于自主研发对知识积累影响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数量和非国有经济发展均对地区知识积累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技术引进对地区知识积累则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自主研发对知识积累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单门限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超过门限值后,自主研发对知识积累具有更大的促进效应;2008年以后,我国大部分省份跨过门限值进入高金融发展区域,自主研发对这些省份的知识积累都存在较高的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金融发展与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拓展了Ang(2011)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外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基础。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金融发展 自主研发 知识积累 面板数据 门限效应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12YBJJ020)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4YBJJ032)
【分类号】:F832.4;F124.3
【正文快照】: 1引言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源泉[1],而技术进步源于知识积累[2]。知识积累不仅是取得技术创新的关键性资源[3],而且知识积累产生的溢出效应还可以抑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一般情况下,实现知识积累主要依赖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但是由于受到交易成本和制度差异等因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亮;陈忠;韩丽川;郭浩;朱音;;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员工知识存量测度及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2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4 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5 解维敏;方红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6 许治;周寄中;;影响我国基础研究强度因素——基于AH模型的一种解释[J];科研管理;2008年05期

7 刘刚;知识积累和企业的内生成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8 詹宇波;刘荣华;刘畅;;中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如何实现的?——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年;李端升;;对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再认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卢荣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迪;刘佳杰;;交易效率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差异[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4 赵峰;;论文化产业对欠发达地区大发展的战略支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杨元泽;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马璐,胡江娴;企业成长性分析与评价[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7 张琴;;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状况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8 冯飞;;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9 李志勇;周云波;崔芳君;;基于政府适应市场化的京津冀一体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10 赵放;陈阵;张长新;;吉林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盛亚;裘克寒;;浙江制造业技术转型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盖斌;;水电站水库移民补偿研究[A];乌蒙论坛[C];2006年

4 姜照华;许莉;赵奥;;经济增长核算的分配理论及方法:对中国的测算[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杜丽;孔凡斌;;市场化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及林业市场化进程评价研究展望[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8 孔凡斌;郑云青;杜丽;;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基于15个省(自治区)2002~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9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红宇;;城乡统筹: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结构转换与制度创新[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兵;基于中国能源利用现状探讨劳动量损失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李霞;基于知识视角的服务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滕光富;中小企业外部合作、技术创新与知识积累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夏永辉;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滕飞;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积累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芸;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邵玲玲;区域金融发展视角下的FDI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霄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建模及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2005年03期

2 杨锐;黄国安;;网络位置和创新——杭州手机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7期

3 官建成,罗艳;北京地区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实证比较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4 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5 沈坤荣;孙文杰;;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基于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6 欧阳桃花;蔚剑枫;;研发-营销界面市场协同机制研究:“海尔”案例[J];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7 胡汉辉;潘安成;;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9 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10 田利辉;;制度变迁、银企关系和扭曲的杠杆治理[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跃;叶苹;;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传递系数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8期

2 邹滨;;FDI对我国产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樊少华;;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的计量分析[J];特区经济;2013年03期

4 王一兵;张东辉;;中国健康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分析——来自纵贯数据的证据[J];卫生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5 朱铭来;谌雪莺;;经济增长对寿险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06期

6 施会文;;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和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8期

7 王Y,

本文编号:1124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24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