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综述
【摘要】:承接国际或国内区际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甚至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作用机制和升级路径进行回顾和述评的基础上,发现与国际产业转移的丰硕成果相比,国内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明显不足。未来应从国内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关联性分析、互动机制和协同升级路径3个方面进行理论构架,建立起包括三产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价值结构及区位升级,体现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的国内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应注重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共同影响下的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地理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效应 机制 路径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性研究”(GD13XYJ20) 韶关市社科规划项目“转型背景下的韶关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Z2012025)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产业转移是产业在转出地和承接地2个区域之间空间转移的过程。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区际产业转移两大类。至今为止,国际性产业转移经历了4次转移浪潮:第1次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转移到日、德,第2次是60年代由日、美、德转移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3次是7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霜;;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2 石奇;张继良;;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性[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3 崔新健;外国直接投资下的产业结构升级[J];当代财经;2002年10期
4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5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6 许南;李建军;;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7 梁育填;樊杰;柳林;张有坤;陈小良;;优化开发区域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因素及其区域影响——以广东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8 刘亚娟;国际直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5期
9 谭理,刘辉煌;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10 赵玲玲;陈兴挺;;广东省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体系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艳红;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宋哲;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稣;邓俊荣;;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区生态问题研究——基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2 黄冬梅;汤天啊;;浙江民营企业迁徙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3 闫鸿鹂;;论国际分工、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4 张惠惠;靳娜;;FDI与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5 李松志;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6 彭荣胜;;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7 任志军;;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承接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8 李用俊;;商务成本、要素流动与我国产业区际转移[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9 张林;蒙莉丝;高安刚;;互动视角下的两广产业转移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10 李磊;;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蔚然;朱凯;;泛长三角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以安徽省望江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群元;喻定权;;中部城市崛起的战略思考——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A];构建和谐社会的城乡规划——2005年全省城乡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陈群元;喻定权;;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崛起的个案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5 张明林;齐玮娜;;产业转移下中部地区工业园发展对策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金芳;;变化中的世界生产体系及其对中国的挑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7 易希薇;刘晓龙;;制度环境、政府投资行为与工业园区绩效[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冯邦彦;段晋苑;;腹地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覃成林;熊雪如;;中国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3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4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5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马业保;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思路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曹玉书;中国制造业承接外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振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洁;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与政策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智华;南昌承接周边发达地区汽车制造业转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松志;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2 曹群;姜振寰;;产业链的内涵及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3 谢丽霜;;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4 任志军;;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承接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5 何龙斌;;基于产业集群的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6 张谋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3期
7 张少军;;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J];财经科学;2009年02期
8 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9 俞国琴;;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回顾与评述[J];长江论坛;2007年05期
10 曾凡银,郭羽诞;绿色壁垒与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工经所 魏后凯 白玫;[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铁龙;工业园区技术创新的扩散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王晓璐;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8年
3 管丹萍;产业转移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马斌;东部产业转移与重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5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晓玲,王晓燕;提升西安地区产业结构 加速城市化进程[J];理论导刊;2005年03期
2 文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06期
3 杨建荣;地区产业结构的分类及选择[J];江淮论坛;1990年05期
4 赵国杰;;地区产业结构研究模式的问题及新研究途径的探索[J];社会科学探索;1991年05期
5 施惠琳,张济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初探[J];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01期
6 魏后凯;;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J];财经问题研究;1992年09期
7 汪世忠;优化皖东南地区产业结构的思考[J];安徽决策咨询;1997年10期
8 马良;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11期
9 羊绍武,杨洪;要素西进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10 关晓霞;关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中华;;自组织映射(SOM)在研究地区产业结构聚类分析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研究员 贝兴亚;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调整[N];长沙晚报;2010年
2 肖昌琦邋通讯员 徐统综;狠抓关键优化地区产业结构[N];徐州日报;2007年
3 阿克苏地委党校 刘望秋;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N];阿克苏日报;2008年
4 中国建设银行 刘戎;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与调整[N];金融时报;2002年
5 记者 巴乔;日喀则地区产业结构首现“三二一”型[N];西藏日报(汉);2011年
6 记者 孙开远;我地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N];日喀则报(汉);2011年
7 市委宣传部 王剑锋;发挥政府产业转移导向作用[N];潮州日报;2008年
8 曲冬;优化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N];文汇报;2007年
9 佘玉奇邋葛玉荣 郑伟;江苏省政协建言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南方日报记者 周志坤 通讯员 粤组;共投9.52亿元引智助力打造两个经济增长极[N];南方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阎晓东;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珊珊;地方保护对江西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孙颖齐;外商直接投资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郑大远;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优化——兼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与措施[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纳慧;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郭斯顿;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丁辉;现代物流业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潘荣翠;GMS框架下滇西南地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蕊宏;河北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耿玲玲;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8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2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