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G20议题的扩展及其对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2 14:07

  本文关键词:G20议题的扩展及其对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二十国集团 议题扩展 国际机制 机制有效性 全球治理


【摘要】:本文探讨了二十国集团(G20)议题不断扩展的原因及其对机制有效性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G20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G20机制的非正式性、成员国偏好的异质性、不同议题的相互关联、联合国谈判平台的低效使得G20的议题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G20议题的扩展使成员国难以开展有效的相互评估,使G20面临的合法性难题变得更加突出,这将对G20机制的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为减少议题范围扩大对机制有效性造成的负面影响,G20需要从强化部长级会议的相互评估功能和提升G20进程的开放性两个方面进行内部改革。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二十国集团 议题扩展 国际机制 机制有效性 全球治理
【基金】: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创新团队项目“新兴大国参与G20等全球治理机制研究”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二十国集团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2013GXYLXKZZXGG)资助
【分类号】:F116
【正文快照】: 作为一项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机制,二十国集团(G20)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围绕特定议题展开讨论并寻求共识。G20的议题范围呈现出逐步扩展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其升级为峰会机制之前就已显现。在1999年首届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讨论的议题集中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洁勉;;二十国集团的转型选择和发展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2 刘宏松;;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J];欧洲研究;2009年03期

3 朱杰进;;非正式性与G20机制未来发展[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杰进;;二十国集团的定位与机制建设[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3期

2 宋效峰;;国际机制与和谐世界构建:基于亚太地区的视角[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3 宋效峰;;试论国际机制与和谐亚太建设[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宏松;;非正式国际机制与全球福利[J];国际观察;2010年04期

5 朱杰进;;G20机制非正式性的起源[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6 黄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J];国际观察;2012年03期

7 李巍;;IPE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1期

8 杨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2008—2011)[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2期

9 朱杰进;;复合机制模式与G20机制化建设[J];国际观察;2013年03期

10 刘宏松;;新兴大国对G20议程的影响——兼论中国在议程塑造中的外交作为[J];国际展望;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庆麟;刘天姿;;全球金融治理若干凸显问题综述[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世财;全球治理视野下的G20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汪玮敏;出口管制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丁工;中等强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布局的调整[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杨耕;冷战后国际体系单极主导型权力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曹广伟;新世纪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的平台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徐凡;G20机制化建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张弛;国际法遵守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D];武汉大学;2012年

9 王天韵;全球治理民主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yN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金霞;核不扩散体系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汪晶;G20机制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彤;二十国集团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5 吴庆生;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作用限度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6 左斌;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翰森;FSB机制变迁的政治动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王艳阳;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D];辽宁大学;2013年

9 王小月;环境政治问题中的发展中国家合作[D];外交学院;2013年

10 王伟;G20机制中的美国国家利益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时殷弘;现代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从基督教国际社会到当代全球国际社会[J];国际论坛;2000年01期

2 王国兴;成靖;;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J];国际展望;2010年03期

3 方晋;;G20机制化建设与议题建设[J];国际展望;2010年03期

4 冯仲平;;欧洲借金融危机推动国际制度变革[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04期

5 崔立如;;G20开启了探索“全球治理”新路径的机会之窗[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国际机制与中国的参与战略[J];华商;2008年07期

2 刘宏松;;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形式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10期

3 刘美武;;重叠国际机制与非洲减贫[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4期

4 潘融;;浅析中国与国际机制之关系演变及其动因[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20期

5 刘天会;多极化、经济增长、国际机制与东亚地区的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3期

6 张妍;论国际机制的正义性问题——兼评美国“新干涉主义”正义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6期

7 简军波,丁冬汉;国际机制的功能与道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3期

8 刘宏松;;防扩散安全倡议的局限与困境:非正式国际机制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6期

9 张周项;;再论国际联盟的失败——基于国际机制论的新视角[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10 刘杰;试论国际机制中的西方规范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翔;;国际机制研究与美欧反恐合作[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2 吴文兵;;国际机制变迁的动因及其批判[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夏立平;;论当代国际机制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4 刘杰;;中国和平发展的“机制化生存”理念[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5 汤蓓;;国际卫生合作中的猎鹿困境与通报机制建设[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国际机制与国家主权的价值悖论[N];学习时报;2003年

2 朱杰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峰会成加强亚信机制建设契机[N];文汇报;2014年

3 金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信息编研室);国际政治理论:为外交开道(下)[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记者 杨迅 俞懿春 赵松 曲颂 车斌 张梦旭;希望与中国携手实现更多目标[N];人民日报;2014年

5 罗伯特·O·基欧汉 约瑟夫·S·奈;多边合作的俱乐部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 路昕;峰会外交:中国外交新亮点[N];文汇报;2010年

7 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 刘军;恐惧心理驱使下的战争[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记者 朱周良;金砖抱团倒逼现行国际机制改革[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敏;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应多管齐下[N];经济参考报;2013年

10 记者 潘春芳 陈正才 武建雷;虎分布国就野生虎跨境保护达成《昆明共识》[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欣佳;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美武;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焦世新;利益的权衡:美国在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4 于营;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小军;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D];复旦大学;2006年

6 赵永成;人权保护的国际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霍淑红;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的角色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楠;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周晓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姜春娥;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经验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4 董国辉;论和平发展进程中中国与国际机制的互动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艳丽;论战后中国参与国际机制过程中的角色转变[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少华;对中国融入国际机制的分析与思考[D];辽宁大学;2012年

7 王立鹏;国际机制之下的国家生存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晓溪;国际机制与中国的参与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燕;国际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李长亮;中国参与国际机制:历史逻辑、现实选择与问题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1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31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