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阻碍中国经济加速增长之源:1960—2012年

发布时间:2017-11-07 18:13

  本文关键词:阻碍中国经济加速增长之源:1960—2012年


  更多相关文章: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加速增长 Probit模型


【摘要】:当一个国家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如果不能实现经济的加速增长,将无法实现向高收入阶段的跨越,其结果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本文通过构建用于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增长加速的时间点约束条件,通过对中国1960—2012年数据进行筛选,找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增长减缓点和增长加速点,并且借助于Probit模型,从结构性因素、社会与环境因素、官员腐败因素三个方面实证考察阻碍中国经济加速增长之源。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ZD013)的资助
【分类号】:F124;F224
【正文快照】: 邹薇,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2,电子信箱:zouwei@whu.edu.cn;楠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0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ZD013)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一、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璋;陈宏伟;郭鹏;;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实证视角的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1期

2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3 阚大学;罗良文;;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多国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4 陈刚;李树;尹希果;;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5 宋艳伟;;民营经济发展与“腐败有效论”的检验[J];经济问题;2009年06期

6 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7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8 贺大兴;姚洋;;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9 尹银;周俊山;;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10 袁富华;;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中华;田明华;;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孙百才;;经济增长、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两个“倒U”假说的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孙川;;基于SS的区域软件产业结构效应与竞争力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建国;;中国居民健康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多维健康指标的实证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张淑翠;;教育及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的门槛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6 江海潮;陈虹英;王海云;;中国居民竞争力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蔡f ;王美艳;;How will Population Aging Affect Economic Growth?[J];China Economist;2007年01期

8 汪同三;蔡跃洲;;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Balancing Income Distribution[J];China Economist;2007年04期

9 王毅;石春华;;A comparison of Chinese,U.S.savings rate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5期

10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磊;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8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刘道信;中国石油资源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伏玉林;苏二毛;;腐败影响的宏观经济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2 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3 张中华;论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需求结构[J];财贸经济;2000年01期

4 刘穷志;;增长、不平等与贫困:政府支出均衡激励路径[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5 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6 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7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8 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9 刘穷志;;公共支出归宿: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落实到贫困人口手中了吗?[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10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突破口[J];人民论坛;2011年04期

2 仪明金;郭得力;王铁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1年03期

3 江时学;;真的有“中等收入陷阱”吗[J];世界知识;2011年07期

4 刘波;;论中国如何逾越“中等收入陷阱”[J];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5 王仕军;李向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评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3期

6 刘波;;我国如何逾越“中等收入陷阱”[J];广东经济;2011年03期

7 ;警惕步入中等收入陷阱[J];财政监督;2011年04期

8 孙赫;;“中等收入陷阱”对我国外贸影响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4期

9 刘波;;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探讨[J];西部财会;2011年04期

10 魏之川;;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天津经济;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井泉;;“中等收入陷阱”:现实与跨越[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古耀杰;;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路径选择[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瑾;;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备四大有利条件[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4 ;第四十四期 如何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5 宗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挑战与抉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6 徐长春;;推进国际科技中心建设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7 周文;孙懿;;中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解构:本质、挑战与对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庄巨忠;;超越低成本优势:中国经济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A];2012年秋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1期)[C];2012年

9 卢现祥;罗小芳;;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基于利益集团理论视角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10 左连村;林正静;;广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雅君 实习记者 张晓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李友忠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博士 采访 李金金;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N];北京科技报;2011年

3 记者 韩洁 徐蕊;避“中等收入陷阱”,须主动转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伟 本报记者 罗彦 整理;穿越中等收入陷阱[N];人民日报;2011年

5 中央党校教授 陈江生;中国发展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肖国忠;多方着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N];光明日报;2011年

7 叶晓楠;中国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8 记者 胡萍;中国会否步入中等收入陷阱?[N];金融时报;2011年

9 匡贤明 梅东海;中国将在挑战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N];经济参考报;2011年

10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匡贤明;“中等收入陷阱”实质是“改革陷阱”[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关丽洁;“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D];吉林大学;2013年

2 柳勇;有效资本积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D];南开大学;2012年

3 孙琦峰;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玲玲;收入差距、有效需求不足与经济增长放缓[D];暨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杰;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威胁及规避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2 姜玉凯;“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与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孙盼;关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4 林硕;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高琴琴;论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帅;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瑜;中国经济雁阵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费晓娟;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9 李玮;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张菁;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3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53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