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重”二元经济的转型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双重”二元经济的转型分析
【摘要】:内生于工业化转型过程的工农产业二元性与外生于特定制度的城乡组织二元性交叉重叠,构成了中国特殊的"双重"二元经济。在制度性分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双重"二元经济呈现分离式转型路径,劳动力转移不会进行到两个部门边际生产率相等的一体化状态。因此,非农部门劳动力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束,剩余劳动力的终结也并不意味着二元经济已经一体化。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部门均已越过了转折点进入了新古典阶段,且非农部门先于农业部门出现转折,但并未进入一元化收敛的状态,两部门逐渐表现出制度性分割市场的一般特征。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江苏沿海沿江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我国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及政策研究”(12YJC790005)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一、中国二元经济转型悖论现象2004年以来,中国的“用工荒”和劳动力工资转折性上涨现象不断发展和深化,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的、趋势性的深刻变化。然而,若按照刘易斯理论判断标准,中国仍然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一些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的“刘易斯转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铁梅;范晓非;;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与供求拐点[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2 都阳;;人口转变、劳动力市场转折与经济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3 陶然;史晨;汪晖;庄谷中;;“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中国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睿智;宗鑫;;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3 支婷婷;;从农民收入状况看农村发展——以淮安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4 谭宇;加快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有关问题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5 谭宇;兼业型劳动力转移经济模型的构造[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6 王桂芝;袁博;;有序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7 陈秀;藏少梅;于学江;;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8 楼旭明;;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刘芬;杨绪萍;;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西部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10 韩秀丽;;影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原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J];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11期
2 李月;;刘易斯转折点的跨越与挑战——对台湾20世纪60—70年代经济政策的分析及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3 黄乾;;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4 张东生;莫荣;;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J];理论参考;2009年05期
5 周符波;劳务经济: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湖南省邵阳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调研世界;2003年07期
6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J];调研世界;2004年04期
7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调研世界;2007年04期
8 范小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调研世界;1997年03期
9 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10 汪晖;陶然;;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J];管理世界;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吉瑞;从二元经济走向现代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6年03期
2 焦立新,刘朝臣,,曾献功;论二元经济转换期中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卞爱美,翟留栓;二元经济有效增长的需求带动机制理论研究[J];齐鲁学刊;1999年05期
4 李静霞;中国二元经济演化进程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5 牛习昌;我国二元经济与二元意识互动性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王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7 王文武,钱以璐,左楠;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南京二元经济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S1期
8 汪先平;;论我国二元经济的特殊性[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9 管蠡;;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J];前线;2006年02期
10 王京安;赖景生;;略论二元经济的实质与转化——基于信息和知识视角[J];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江淮;高彦彦;;以产业转移为背景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基于江苏发展历程的经验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2 丁思颖;;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小凤;;统筹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沈跃;;世博,让城乡互动更添一份异彩——现阶段城乡互动发展的状况分析及策略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陈晓谦;;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海良;从二元经济到三元经济[N];人民日报;2010年
2 经济学博士 财经评论人 项峥;城镇化必由之路:打破二元经济隔阂[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陈东海;二元经济困扰美英[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曙光;春节中国二元经济的结合点[N];中国经营报;2003年
5 黄小鹏;新二元经济与金融资源错配[N];证券时报;2013年
6 ;什么是二元经济[N];中国财经报;2008年
7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统筹城乡”课题组邋执笔:戚攻;辩证看待“统筹城乡”中的几个问题[N];重庆日报;2007年
8 赵晓;打通二元经济“经络”[N];天津日报;2004年
9 刘霞辉;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国务院研究室工业交通贸易研究司 陈全生;调整产业政策 统筹新二元经济[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向仁康;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刘帅;二元经济转型中技术创新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4年
3 张新生;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杰;汇率改革、贸易开放与中国二元经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陈锋;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娟;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崔元常;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二元经济叠加和中国对策[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刘伟涛;从制度角度对我国二元经济的定量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金元凯;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二元经济转型与经常项目余额[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5 顾娜;我国省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金艳锋;决策方式变迁角度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7 吴晓松;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鹤;劳动力全球化视角下的经常项目失衡[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9 沈翔;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投资率[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10 张霞;少数民族地区家长陪读现象的社会学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6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