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兼对“结构红利假说”的再检验

发布时间:2017-11-11 03:34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兼对“结构红利假说”的再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要素配置 边际产出率 产业结构 结构红利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法,在考虑劳动力质量和重新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物质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探讨了1978—2013年劳动和资本要素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配置效率,并对其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1)由于统计方法问题,原本统计在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实际上统计的是建筑工程进度投资,应归入第二产业,因此在按行业来估算三次产业物质资本存量时容易高估第三产业;(2)我国三次产业间资本边际产出率已经呈现收敛的趋势,至2013年,从高到低分别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劳动边际产出率却出现发散,第二产业远远高于第三和第一产业;(3)总体上资本和劳动要素均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效应,但资本要素的红利效应比较微弱,产业内部增长效应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202141)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30401044,2012B070300096)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经纬粤港澳经济研究中心”科研项目(37714001004)资助
【分类号】:F121.3
【正文快照】: .-1 下促进生产效率的提氋。因此,通过要素在部m司一、问题的提出篇配煃栜栜}济姞生产率,尤其是对经济增长有两个来源:增加要素投入和提高生 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由于市场经济和相产效率(VittorioDonatella,2009)。但在现实经 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2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5 朱喜;史清华;盖庆恩;;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张慕濒;孙亚琼;;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金融化的成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家;2014年04期

7 胡翠;符大海;许召元;;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变化:资源重置效应还是自增长效应?[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8 王金营;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估计[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9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10 曾先峰;李国平;;资源再配置与中国工业增长: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徐蕾;刘学敏;;论“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3 彭宜钟;;产业结构理论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24期

4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王岚岚;杨小琼;朱昊阳;;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J];数据;2010年03期

7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8 晋盛武;王圣芳;;贸易与环境质量: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9 陈万明;石丽;;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10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岚岚;杨小琼;朱昊阳;;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10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高凯;葫芦岛市建设用地时空演进及驱动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2 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3 叶蓁;;中国出口企业凭什么拥有了较高的生产率?——来自江苏省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05期

4 曾先峰;李国平;;资源再配置的增长效应:理论脉络及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5期

5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6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7 赵玉敏;;世界经济金融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国际贸易;2008年11期

8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9 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J];管理世界;2009年12期

10 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温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化对企业的要素配置保障[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8年09期

2 吴建新;;地区间要素配置效率与中国生产率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3 彭纯;;论要素配置、市场缺陷与我国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J];开发研究;1989年03期

4 黄鹰;关于优化要素配置机制的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09期

5 段刚;试论劳动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4年02期

7 黄婧;纪志耿;张红扬;;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非一致性的成因分析——基于要素配置扭曲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1期

8 吴建新;钟玲;;要素配置非效率与生产率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当代财经;2013年04期

9 周艳波;翟印礼;董鸿鹏;;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与转移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年01期

10 韩江波;;基于要素配置结构的产业升级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凯;;流通市场的要素配置机制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莉娜 实习生 诸撄宁;金融业人力要素配置趋向合理化[N];杭州日报;2014年

2 记者 吴天祥;要把发展工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综合效益最优的地方[N];马鞍山日报;2014年

3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闻海燕;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N];浙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宁启文 王瑜;资源要素配置向农村倾斜[N];农民日报;2010年

5 闻海燕;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N];贵阳日报;2010年

6 市政协 何畏;对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建设的思考[N];沈阳日报;2012年

7 记者 余延青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海宁建立全省首个资源要素配置主平台[N];嘉兴日报;2013年

8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一枚硬币的两面[N];组织人事报;2009年

9 记者 徐凤;完善城镇发展要素配置 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N];广安日报;2010年

10 何畏 沈阳市政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数字化[N];友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刚;农业企业经营要素配置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飞;要素配置扭曲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2 黄文娟;福建省乌龙茶生产效率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9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69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