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环境规制绩效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4 12:20
本文关键词:西江流域环境规制绩效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污染密集型产业 环境规制绩效 EKC 可持续发展 西江流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的高速增长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由此,环境问题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2011年,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生产模式,提高生态文明程度;“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着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和环境承载阀值的存在,昭示强化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核心的环境规制势在必行。西江流域是珠江流域内最大的水系,也是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涉及沿海发达地区和西南欠发达地区,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轴线,西江经济带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样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本文基于西江流域发展现状,通过建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模型来测度、分析1992年—2012年西江流域整体污染情况,然后选取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位商、经济增长贡献率指标,对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再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西江四省区各地级市(包括民族自治州)的污染现状,最后通过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2003年—2012年西江47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而全面评价西江流域环境规制绩效。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1992年至2012年期间,西江流域的环境规制弱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规制绩效较差,但西江四省区都已经过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处;西江流域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对经济的贡献能力逐年减弱;2012年西江流域污染物排放高值集聚现象极为显著,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和黔西南为核心的污染密集区;2003年—2012年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稳步提高,但云南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落后于前三者,广东佛山自2003年到2012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下降。要提高西江流域环境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方式必须转向“新常态”,需要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改造传统工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以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发展从粗放式向精深加工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转变发展理念,将主要污染和真实能耗纳入政绩考核和统计范畴;实行低标准排污费政策,加快实现从行政型向市场型环境规制的转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保障基本医疗、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教育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根尧;盛龙;唐辰华;;中国产业生态化水平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185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8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