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现状及问题分析——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本文关键词: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现状及问题分析——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摘要】:随着中西部地区近几年的快速稳步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成本存在巨大优势,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势头强劲。因此,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安徽省有着优越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皖江城市带在安徽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促进中部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与转移的金融支持现状,并结合地区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
【分类号】:F127;F832
【正文快照】: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现状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来皖视察时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2009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安徽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宝明;;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段小华;刘峰;;战略部署、产业调整与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2 宋秀峰;张贵;赵菲菲;;新形势下FDI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闽江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李越;;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4 关伟;王春明;高健;;外资研发机构成为大连科技创新体系组成部分的实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钮中阳;赵越;蔡卓君;;后危机时代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战略转型分析——基于中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承接服务外包业比较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8期
6 李睿;;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优化效应及我国对策[J];特区经济;2011年10期
7 朱广其;赵家凤;;对外开放格局下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亚太经济;2011年04期
8 李立;赵增宏;李芹;;高端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简晓彬;周敏;;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景岭;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中经济风险生成与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2 计永超;产业转移要素分析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胡艳;产业转移与经济转型:安徽的战略对策[D];安徽大学;2012年
4 张永辉;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中美贸易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宋哲;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6 郑春勇;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曾伟鹏;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治强;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大连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文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3 任鹏;保税港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刘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云南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严学丰;我国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人力资本作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文光;刘海梅;冀丽;鲍雨佳;;经济危机对中国FDI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陈亮;姚启俊;;把握重大战略机遇 推动安徽奋力崛起——我省召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J];江淮;2010年02期
2 方昕;吴苗苗;;皖江城市带中的浙江机遇[J];今日浙江;2010年15期
3 ;皖江如练系民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充分就业专题[J];中国就业;2010年07期
4 胡德平;;抓住新机遇 打造新平台——安徽省出台多项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业新措施[J];中国就业;2010年07期
5 郑兰祥;吴瑶;;金融支持产业转移对策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34期
6 程霞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许成真;丰荣基;张一峰;伍涛;;浅析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8 彭玉华;;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因素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陈旭;;皖江城市带汽车产业的广域集群[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9期
10 朱盛毅;许跃辉;郭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循环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汝幸;;皖江城市带森林碳汇的空间分布[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实施立法意见[N];安庆日报;2009年
2 安视;40条政策为“皖江城市带”助力[N];安徽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叶立新 张文连;“皖江城市带”领航安徽工业迅跑[N];安徽经济报;2010年
4 记者 李国政;出台二十四项措施支持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N];中国工商报;2010年
5 记者 洪敬谱;实施24条措施推进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6 记者 李道龙;孙志刚来芜调研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N];芜湖日报;2010年
7 张珍珠;皖江城市带谋求区域竞争力[N];中国经营报;2012年
8 闵继胜;以“四个转变”促皖江城市带农业升级[N];安徽日报;2014年
9 张廷龙;推动皖江城市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N];安徽日报;2014年
10 马丽;专家出谋繁荣皖江城市带[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媛;皖江城市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2 赵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立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与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4 顾成友;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5 吴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汪永刚;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及其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7 郭媛媛;皖江城市带的产业集聚与整合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8 于继忠;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能源约束与效率优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9 张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李翠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效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0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9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