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英文)
本文关键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 生态环境指数
【摘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启动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目前形成了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补偿制度。从实施效果看,现行的生态补偿制度的确为改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效果呈现减弱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现行的补偿制度本身存在许多问题,突出地体现在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不合理、利益相关者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和补偿方式单一等方面。从未来看,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生态补偿制度:(1)坚持纵向补偿为主、横向补偿为辅、纵横结合的总体思路,考虑设立国家生态补偿转移支付;(2)以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生态服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的确定基础,在补偿效果评估方面增加反映经济绿化程度的指标;(3)逐步建立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补偿资金使用机制,建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4)积极培育以生态服务为产品的新兴业态,促进生态服务产业的繁荣。
【作者单位】: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National Science&Technology Pillar Program(2013BAC03B05)
【分类号】:F124;X196
【正文快照】: 1 Introduction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Main Functional AreasPlanning(SC 2011),key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s in China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Category I is areas wherelarge-scal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re restricted.These areas ar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国平;李潇;汪海洲;;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效果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5期
2 孙新章;谢高地;张其仔;周海林;郭朝先;汪晓春;刘荣霞;;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J];资源科学;2006年04期
3 李国平;汪海洲;刘倩;;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双重目标与绩效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瑞红;张军海;;张家口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探讨——以水资源保护补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汪慧玲;余实;;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3 范雅君;张银龙;蔡邦成;;我国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唐增;徐中民;武翠芳;刘建国;;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最小数据法及其在民勤的应用[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5 王潇;张政民;姚桂蓉;陈年来;;生态补偿概念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8期
6 王飞儿;徐向阳;方志发;俞洁;;基于COD通量的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量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7 吴建国;何莉环;;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11期
8 冯凌;;基于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9 刘冬古;刘灵芝;王刚;郭媛媛;;森林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综述[J];湖北林业科技;2011年05期
10 刘雨林;;关于西藏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博弈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洪冬星;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罗平;“两型社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马爱慧;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建瑜;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承耕;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文清;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怡;环境规制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朱文宇;贡山县森林生态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倩;新疆限制开发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6 崔海宁;基于退耕的环京津贫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晓蕾;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蔡令;WTO框架下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王女杰;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消费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李郁芳;李项峰;;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外部性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3 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S2期
4 杨金龙,吕光辉,刘新春,鞠强,潘晓玲;新疆绿洲生态安全及其维护[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5 金明亮,陈文福,陈菲嫣;西部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西部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综述[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杨晓萌;;中国生态补偿与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J];财政研究;2013年02期
7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饶胜;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8 陈根长;中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林业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9 龚亚珍;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林业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10 黄河,李永宁;关于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性推进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相关现实案例分析[J];理论导刊;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新章;周海林;张新民;;中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与阶段推进论[J];资源科学;2009年08期
2 王世进;卢洁;;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J];环境教育;2009年08期
3 孙万国;;法社会学视域下的生态补偿制度悖论[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4 梁爱文;刘先长;;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面临的困境与路径前瞻——以云南省为例[J];科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5 梁爱文;李娟;;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及建构——以云南省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龚高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意义与优化途径[J];江南论坛;2013年10期
7 汪劲;;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及展望[J];环境保护;2014年05期
8 胡晓登;;构建“以农民为本”的中国生态补偿制度[J];生态经济评论;2010年00期
9 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05期
10 张立煌;;生态补偿制度价值之探讨[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巧萍;;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以《环保法》的修改为视角[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逯飞;杨哲明;黄云飞;曹阳;;河北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艳秋;;关于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4 王干;沈男;;浅议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牟莹;岳胜辉;;浅议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郭永伟;;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制度[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付健;;论我国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现形式——以广西桂林阳朔大榕树风景区群体纠纷为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8 刘弘;刘雨林;;论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视角下的西藏生态补偿制度[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钊;杨利雅;;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丁学坤;;泛珠三角区域自然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杰平 伍新木;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N];人民日报;2013年
2 雷成海 武绍贵 刘传义 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加快完善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端然;京津冀生态补偿制度亟待完善[N];经济日报;2014年
4 CUBN记者 邓昕睿;生态补偿制度亟待完善[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
5 梁振君 曾高文;昌江率先实施生态补偿制度[N];海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柴国荣 徐祖贤;浙江首创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记者 苏莉 通讯员 向念;细化生态补偿制度[N];湖南日报;2012年
8 尚敏;建立跨界生态补偿制度保护黄浦江水源安全[N];联合时报;2013年
9 陈祖洪 实习记者 肖建;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董惠莉;确立河流跨界生态补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论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施燕;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闫雪;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王們;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D];郑州大学;2006年
5 刘亚成;西藏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6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郭东兴;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构想[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曦;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借鉴[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9 李俐;中美生态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路景兰;论我国耕地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233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3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