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老龄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龄产业 产业创新 政府引导性战略 准公共产品 金融与养老产业
【摘要】:我国老龄产业在现阶段还处于初创时期,当前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问题甚为关键。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的产业成长理论为视角,对老龄产业成长过程中的需求(need)、技术(产品)创新(innovation)、要素投入(investment)以及政策扶持(policy)等动力机制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我国老龄产业成长的需求具有交易支付能力有限等若干特点;相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体制创新对动力机制的形成更为重要;应当按照"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来设计其资金、土地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投入的模式与机制,以及按照培育"弱质"产业的定位实行政府引导性战略和长期性的扶持政策。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经济理论项目“我国老龄产业的弱质特征、发展方略与扶持政策研究”(编号:13BJL08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4;D669.6
【正文快照】: 我国老龄产业是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综合性产业。老龄产业是以老年人为供给对象、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来配置养老资源、以市场交易方式向老年人口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由多类型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导向与拉动的跨行业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宋华;陈天宇;;安徽省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4 师学萍;龚红梅;姚新华;;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林辉辉;;招商引资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6 王波;牛亚菲;;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密云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杨猛;宋飞;户涛;;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8 史晓瑜;;资源禀赋、竞争优势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战略[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9 高宇列;沈月琴;黄坚钦;王慧琴;;中国山核桃产业成长阶段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骁天;王莉;;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垄断与竞争分析——以市场行为为切入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4 罗光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黄向春;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孟庆丰;我国矿企海外矿业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严晓建;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韩美玲;全球经济变革中黄金的地位与趋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效应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梅玲;中国大蒜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宋志博;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顾红;基于SCP范式的葫芦岛市旅游产业组织及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培;;老龄产业的供求分析与现实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8期
2 秦宁生;;老龄产业: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3 郭琳;刘永合;;中国老龄产业为何“叫好不叫座”?——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理论界;2011年01期
4 左晓蕾;;老龄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4期
5 张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6 张梅;;略论我国发展老龄产业[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张梅;;探索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之路[J];唯实(现代管理);2012年07期
8 王荣炳;;关注和支持老龄产业发展[J];群众;2012年09期
9 ;“第七届两岸四地老龄产业研讨会”征文通知[J];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10 ;“第七届两岸四地老龄产业研讨会”征文通知[J];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荀志坚;;老龄产业发展是政府与企业面临的共同考验[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2 ;发展中国老龄产业的理性思考[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3 徐剑波;朱晓岚;傅瑶瑶;;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4 金福元;;积极开发老龄产业[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5 陶立群;;老龄产业的发展与开发[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台思普;牟新渝;魏彦彦;;发展老龄产业应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翟德华;陶立群;;老龄产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研究”项目课题组;;“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研究”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和验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李本公;;促进老龄产业发展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袁新立;杨东法;;制定扶持政策 加快发展老龄产业[A];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坤民;谁来填补老龄产业供求缺口[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积极兴办老龄产业[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开创老龄产业的新局面[N];中国老年报;2001年
4 吉人;老龄产业发展难的症结何在?[N];中国老年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强 王金龙;老龄产业方兴未艾[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庞俊峰 刘生荣;谁来填补我区老龄产业供求缺口[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7 ;北京超凡公司——中国老龄产业的新星[N];市场报;2000年
8 柳闻;新世纪老龄产业前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李薇薇;我国老龄产业“商机无限”[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10 朱佩玲;发展人口老龄产业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建华;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梅;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立;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宁;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李晓娥;老龄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陈宝燕;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耿光凯;从化市老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赵宇航;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美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战略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罗帆;武汉市老龄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王娜;沈阳市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39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3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