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新常态下促进民族地区高速、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2 01:19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下促进民族地区高速、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经济 潜在经济增长率 新常态 民族地区 HP滤波


【摘要】:对1978年到2014年的经济数据的重点研究发现,在1978-2014年的3个周期中,民族八省区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高位的态势,且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但2008年以后,无论是实际经济增长率还是潜在经济增长率,全国和民族八省区都呈现出减缓的趋势,潜在经济增长率趋于稳定并在部分省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其经济潜在增长率仍然保持高位。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有较大的缺口。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民族八省区的经济增长一部分受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同时也随自身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而下降。总体上,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尚未进入新常态的调整阶段,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经济"新常态"除了增长速度的台阶式下降外,更多的是一种发展机遇。民族地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常态下的发展机遇,推动民族地区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和完善包容性制度;确保增长速度高于全面平均水平;增长动力机制由要素和资源开发驱动向效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延伸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提升产业结构;构建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式。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南大学;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14TD0048) 西南民族大学学位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4XWD-S0202)基金资助
【分类号】:F12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平;;景颇族山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7期

2 何伟军;刘永佶;胡芳;;政府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中的合理定位[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3 金莉;;加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4 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民族学刊;2011年01期

5 陈作成;龚新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6 刘莹;;民族地区地缘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浅析——以内蒙古扎兰屯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0期

7 平新乔;赵维;;少数民族地区吸引外资:历史、现状和落后原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3期

8 卢君生;朱艳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联与机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9 孙泰岩;韩美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20期

10 龚霄侠;;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田钒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郭鹏;多中心视野中的民族工作主体多元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单德朋;民族地区贫困的测度与减贫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鲁;;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几点讨论[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2 王幼樵;经济复苏时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背离的原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6期

3 黄启才;适度经济增长率探寻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02期

4 朱殊洋;;两大部类最优经济增长率的确定[J];探求;2007年03期

5 余芳东;;世界经济增长率测度以及中国贡献的分析[J];天然气技术;2007年02期

6 孙志伟;李欣欣;;对中国的高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与民工荒现象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1期

7 刘捷;;经济增长率对上市公司盈利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1期

8 许宪春;;今年一季度我国需求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率拉动作用的变化[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9 汪海波;;试论潜在经济增长率[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宋建军;近期提高广东经济增长率的对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超;陈运杰;;我国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阈值协整关系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郑长德;;集聚与增长: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的证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硕;;一个经济增长率——制度效率——专业化分工水平增长率相互制约模型的性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晗;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及其结构转换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王大勇;我国经济形态规模与活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覃s,

本文编号:1243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43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