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7-12-03 11:23

  本文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 时空格局 区域经济差异 GWR模型


【摘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各县域(市、旗、区)单元为基本单元,以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3年统计年鉴的相关县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钱纳里经济发展理论、空间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整体上经历了"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的发展趋势,其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性县域单元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偏远和资源贫乏区域,对周边县域有较明显的辐射和联动效应。(2)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冷点和热点集聚区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少到多的过程,形成了资源富集区域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区。(3)县域经济增长以空间正关联为主,HH类型有减小趋势,LL类型较为稳定,HL和LH类型则较少且分布零散。(4)通过因子加权回归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次产业总值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其它3个因子对其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分布亦有显著相关性,各因子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的显著性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基金】: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SKQNYB14032)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A-015)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非均衡的地理现象,适度的经济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相关产业的空间转移,过大的经济差异则会强化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的态势[1-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则是经济地理学家重点关注的领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对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规律的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2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3 孙姗姗;朱传耿;李志江;;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4 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5 齐元静;杨宇;金凤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3年04期

6 柯文前;陆玉麒;俞肇元;王晗;马颖忆;;多变量驱动的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7 周扬;李宁;吴文祥;吴吉东;;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8 王洪桥;袁家冬;孟祥君;;东北三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4年02期

9 茹乐峰;张改素;丁志伟;赵威;;我国西部地区市域经济的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10 梅志雄;徐颂军;欧阳军;;珠三角县域城市潜力的时空关联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volv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Yunnan Province,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6期

2 ;ESDA-GIS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y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2期

3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 周青浮;范荣华;;县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5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6 黄海燕;武戈;;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7 余海清;陈阿林;董国仓;孙小涛;;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城镇化水平分析——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8 孙丽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9 孙丽萍;;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的时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10 史世莲;王媛媛;张青峰;罗倬;鱼泳;;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杨玉珍;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彤;电信新业务的区域扩散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石宏博;软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晓青;数字就业——基于GIS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9 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娟;江苏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非均衡性空间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李雅箐;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晓兵;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增长驱动力及发展模式[D];西北大学;2011年

6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琳;东北东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一鸣;大连市地区经济格局变动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洁;焦作县域经济发展探析与政策选择[D];石河子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考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张洪;张燕;;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3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4 郭利平,陈忠暖;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5 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4期

6 李江涛;汤茂林;;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7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8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9 郭腾云,徐勇;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长期变化态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10 方修琦;殷培红;;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创;王丽萍;任荣明;;世界纺织产业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纺织器材;2006年S3期

2 姚磊;张敏;汪飞;;基于细分类型的南京市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特征与差异[J];人文地理;2013年05期

3 姚灿中;杨建梅;;基于相似性链路预测的大众生产演化特征[J];计算机工程;2012年16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明;张汉泉;夏斌;;南沙海域断裂演化特征及其与南海海盆的演化关系[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朱卫平;刘英会;;武夷—东海古陆存在的证据及其早期演化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尹观;范晓;;稻城温泉水的同位素季节性效应及氘过量参数值演化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洪汉净;汪一鹏;;我国大陆地壳变形的平均图象与演化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张元生;魏从信;张璇;郭晓;;2013年4月16日伊朗-巴基斯坦交界7.8级地震的热异常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代鸿章;陈翠华;顾雪祥;;云南者桑金矿床铅同位素演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耿斌;;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特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焦淑沛;;塔里木—柴达木地洼区的地史演化特征及其归属问题[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5)——岩石、构造地质[C];1983年

9 郭彦双;马瑾;卓燕群;;平直断层失稳前应变场演化特征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10 刘云;樊威;闫哲;程旖婕;;纳米全球合作创新网络结构与演化特征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8:科学学与政策科学理论方法[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雷;宿迁市更新世晚期以来的色度指标与气候演化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宁;采场压力拱演化特征及失稳机理分析[D];燕山大学;2014年

3 王晶;麦盖提斜坡玛南断裂带演化特征及其油气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8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48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