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比较:机理和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5 04:31

  本文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比较:机理和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获取先进技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增加研发投入自主研发、购买现成的专利技术、向其他企业学习和模仿以及向技术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获得逆向技术溢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2012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为寻求技术资源和现成资产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在少数。 有学者对这种以获得先进技术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探索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并做了实证研究。本文作者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对于逆向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依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对于不同投资方式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较少;而那些专门比较不同投资方式的文献,又尚未探讨逆向技术溢出。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从跨国企业、产业和母国三个层面探讨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情形下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及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大小的因素。其次从流量、存量、变化趋势、行业、典型案例等角度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并对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探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逆向技术溢出实证模型,以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因变量,以国内研发资本存量(SD)、跨国并购资本存量(SFMA)和绿地投资资本存量(SFGI)作为自变量,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跨国并购能够在本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时滞较短;绿地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时滞,本期内不能实现技术进步,但能够在下一期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作用,国内自主研发是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模型和数据缺陷外,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可能包括:我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比重较小、对外投资经验不足、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有待提升等。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和政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9.2;F271;F1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青;陈湛匀;;中国技术寻求型跨国投资战略: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主要10个国家FDI反向溢出效应模型的测度[J];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2 蔡冬青;刘厚俊;;中国OFDI反向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3 刘宏;张蕾;;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4 杜群阳;;R&D全球化、反向外溢与技术获取型FDI[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12期

5 李梅;金照林;;国际R&D、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0期

6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7 俞红;;“蛇吞象”——吉利收购沃尔沃现状分析[J];管理观察;2014年04期

8 尹小剑;;外向FDI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性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邹玉娟;陈漓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10 白洁;;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本文编号:1253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53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