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关系及耦合协调度

发布时间:2017-12-07 13:01

  本文关键词: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关系及耦合协调度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化 生态环境 交互胁迫关系 耦合协调度 珠三角


【摘要】:基于"交互胁迫验证—动态耦合应用—协调类型判别"框架,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互胁迫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对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2000年以来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关系和协调类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交互胁迫关系,演变轨迹符合双指数曲线,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的拐点出现时城市化水平较高,且拐点出现晚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二者协调发展符合"S"型发展机制,2000年以来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磨合发展阶段,系统协调模式属于生态脆弱型。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40016157) 广东财经大学校级基金项目(12YB79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17)
【分类号】:F299.2;F124.5;X22
【正文快照】: 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也快速发展。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市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也从193个增加到658个[1]。快速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城市化可以说是现代化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年01期

2 乔标,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3 李婕;胡滨;;中国当代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与社会风险[J];人文地理;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基于空间分析的桂中北部地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布局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学良;彭燕梅;;县域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汤光强;浅析我国城镇化道路[J];求索;1983年05期

4 罗昆燕;;贵州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耦合机制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杨婷;;东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究——以山东省单县为例[J];企业导报;2010年09期

6 郭程轩;胡伟平;;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的功能与效应分析[J];热带地理;2006年02期

7 王丰龙;刘云刚;;基于尺度效应的城市化水平指标修正[J];热带地理;2011年04期

8 钟逢干,,陈跃;广东“三普”至“四普”间人口城镇化状况分析[J];热带地理;1994年01期

9 郭志仪;丁刚;;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研究——以BP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6年06期

10 孙慧宗;李久明;;中国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整分析[J];人口学刊;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映洁;;中国过度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叶慧;王雅鹏;;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性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亚力;彭保发;;新世纪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化进程及其综合效益的对比分析[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崔峰;;沿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判——上海案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姚成胜;;福建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状况的时空变化研究[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庆媛;杨华均;冯应斌;董世琳;信桂新;孙小群;;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空间配置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赵兵;;区域城市化与景观格局演变耦合性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尹晓惠;;城市化与大气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研究的理论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亚力;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态型城市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9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德生;重庆市渝北区地表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及生态环境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芷青;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分布特征研究[J];热带地理;2001年01期

2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年02期

3 程开明;;我国城市化阶段性演进特征及省际差异[J];改革;2008年03期

4 李德毅,邸凯昌,李德仁,史雪梅;用语言云模型发掘关联规则(英文)[J];软件学报;2000年02期

5 郭振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城市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人口与经济;1980年02期

6 袁雯;朱喜钢;马国强;;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南京主城拆迁改造的透视[J];人文地理;2010年02期

7 蒋志学;人口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02期

8 年福华,姚士谋;信息化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01期

9 陈晓红;宋玉祥;满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10 司金銮;生态需要定律:前提、结构及满足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前进;特征价格法与上海住宅价格的决定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叔鹰;西北大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J];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晓春,李杰,张相敏;植树造林,改善我区生态环境[J];天中学刊;2000年02期

3 蔡平;陕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初探[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4 尚绪成,薛铁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0年02期

5 ;开创怀柔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J];中国投资;2000年09期

6 综文;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标[J];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01期

7 马忠臣 ,李克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J];河南林业;2000年02期

8 赵学富 ,卫发兴 ,刘辉;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林业;2000年03期

9 翁友恒;;福建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途径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0年01期

10 张晓;;切莫变西部大开发为生态环境大破坏[J];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宏;;陕西省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杨先梁;;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应先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何淑杰;;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郭心群;;对攀枝花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阎宏;何发理;;西北地区林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玉明;;秦皇岛车站村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张发旺;王贵玲;侯新伟;;矿业开发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许德芝;;搞好生态环境促进贵州经济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黄淑芳;曾从盛;;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分析——以福州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宋文著;曲衍华;崔文科;;关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对策[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中 杨富伟 唐宪;西峡县强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金融时报;2005年

2 北京林业大学 王礼先教授;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与区域配置问题[N];科技日报;2002年

3 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曹正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孙友;政府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5 农民日报副总编 李文学;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三个阶段[N];农民日报;2001年

6 张宝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N];人民日报;2001年

7 刘万富 本报记者 夏光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N];四川日报;2000年

8 ;生态环境不容再破坏[N];陕西科技报;2001年

9 丹增;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N];西藏日报;2000年

10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建新疆区委会常委 唐天林;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武国胜;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格局信息图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杰;论道家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畅;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贺宗凯;绵竹沿山带生态环境建设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肖雁;基于生态认证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龚欣欣;保定城区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郭芙梅;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杨建宁;我国西部12省市生态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娜;长春市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韩艳丽;从生态环境问题看生态技术观的树立[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梁剑;科学技术与广西百色生态环境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2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62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9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