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极化的驱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9 21:58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极化的驱动力机制研究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驱动力机制 经济极化 熵值法 长三角


【摘要】:在归纳概括经济极化驱动力机制概念及其内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驱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996,2001,2006和2012年4个典型年份,运用熵值法对其整体和25个中心城市的经济极化驱动力和类型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的驱动力与极化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极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逐步由工业化为主向全球化为主转变,进而转向城镇化和分权化多元并进的局面;②近10多年来,上海市的经济极化属于分权化带动型,但其经济极化的总驱动力在逐渐减弱,而江苏省各地区经济极化驱动力的类型多样,自北向南的层次感十分突出,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极化类型变化较大,主要是从以工业化带动型为主逐渐向分权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型转变。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concept of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and its internal logical relationship,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is established, and 1996 / 2001 is selected. Four typical years in 2006 and 2012. The driving forces and types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in the whole and 25 central cities are compared by entrop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polar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re obviously mutually reinforcing.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motive force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gradually changed from industrialization to globalization, and then turned to the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2) in recent 10 years, the economic polarization of Shanghai is a decentralized type, but the total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is weakening gradually, and the types of driving forces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are various. The sense of hierarchy from north to south is very prominent, and the type of economic polariz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changed greatly, mainly from the industrialization type to the decentralization typ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yp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18)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LX12_0986)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重点项目(2012YZD007)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牛津英语大词典》将极化解释为某事物在时间、空间和其他序列方向上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的趋势[1],就区域经济而言,国外的J.M.Esteban等最先对此作出定义,认为极化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中间阶层消失”或“向两极集聚”的现象[2]。而经济极化区域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德;姚丽丽;虞孝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2 吕拉昌;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3 欧向军,顾朝林;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4 吴丰林;方创琳;赵雅萍;;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PAF模型[J];地理研究;2011年01期

5 孟德友;陆玉麒;;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态势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6 赵映慧;修春亮;姜博;程林;;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三大城市群的极化发展[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7 李正华;徐小平;杜建国;;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极化的演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6期

8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9 欧向军;叶磊;张洵;芦惠;;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比较[J];经济地理;2012年07期

10 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门可佩;周萍;;我国东部十大城市生态环境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2 门可佩;周丽;;江苏区域经济的熵值评价和灰色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3 门可佩;周丽;鲜丽华;;江苏粮食安全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4 朱玉春;黄增健;;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5 黄强;陆迁;赵学平;;榆林地区生态经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6 黄海燕;武戈;;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7 武玉艳;葛兆帅;蒲英磊;刘光启;;基于熵值法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8 才春红;王健;;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9 张侠;亢翠霞;刘珊;;山东省寿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张鹏;丘萍;;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业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娟;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晨;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莉;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3期

2 薛东辉,窦贻俭;仪征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1期

3 罗小龙;沈建法;;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增长联盟和反增长联盟——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3期

4 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J];城市问题;1992年01期

5 赵映慧,修春亮;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城市问题;2005年03期

6 石忆邵,张洪武;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区域优势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7 郑海霞,秦耀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8 魏也华,马润潮;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区域分布的变化[J];地理科学;1994年01期

9 吕拉昌;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10 甄峰,顾朝林,沈建法,黄钧尧,朱剑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瑛;理性认识产业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11期

2 王润理;以数字化成长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3 马勇;浅议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4 梁香青;魏浩;;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战略构想[J];中国软科学;2005年06期

5 刘淑梅;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刍议——兼论协调发展地区经济与实现全面小康[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1期

6 本刊省区战略观察员;;山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正式启动[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45期

7 福田光宪;司韦;;大湄公河地区发展的前景与问题[J];南洋资料译丛;2008年03期

8 李强;魏巍;;安徽省地区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范庆平;;浅谈边远落后地区科学技术的目标和政策[J];科学·经济·社会;1986年02期

10 余金满;试论发挥地区经济优势的若干问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马启忠;王德龙;;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反思[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梁明惠;;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杨再昌;罗应华;;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及其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文东伟;冼国明;;对外开放、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第二十五章 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8 艾南山;;从横断山谈康藏地区的发展(详细摘要)[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敖荣军;;劳动力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综述[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侯绍庄;;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刍议[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在贯彻“1322”发展思路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N];山南报(汉);2008年

2 记者 孙开远 实习记者 何胜科;地委 人大地区工委 行署 政协 向全地区各族各界致以节日的问候[N];日喀则报;2009年

3 通讯员 王建运;要为地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N];联合时报;2002年

4 记者 王小静;地区人大工委2011年第三次会议召开[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5 刘煜辉;中国金融生态剖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本报记者 朱晓 书生 刘福生 通讯员 曾志鹏 赵鹏 孙建新;地区党政领导慰问节日在岗干部职工[N];阿克苏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滕明松 陈婷;重大活动档案须在15日内移交[N];阿克苏日报;2007年

8 沈府农;加大西南岗地区扶贫开发力度[N];新华日报;2007年

9 郑泽香;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分析[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民 通讯员 王志强;科技创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速[N];阿克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丽;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吕秋芬;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唐震;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茹玉骢;合约实施效率与中国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臧术美;欧盟地区政策改革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马晶梅;FDI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邹峻;欧盟地区政策研究:制度安排与政策工具[D];复旦大学;2007年

8 龚晓;社会主义经济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王佳;中国地区碳不平等:测度及影响因素[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刘颖;空间经济视角下地区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桂贤;清末民初察哈尔地区的物质生活[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赖庆昆;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卓建;我国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4 高倩;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严峻;转型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变化趋势与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朴;科技进步与地区经济发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张贺祺;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效率分析[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3年

8 杨婧;苏州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一娇;对外开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马一鸣;大连市地区经济格局变动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2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02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b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