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出处:《城市问题》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土地管理制度背景,建立了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的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各地区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整体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并且在1999-2009年间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转移规律。从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来看,1999-2009年间全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曲线基本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尚未出现拐点;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相对来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曲线更符合库兹涅茨曲线;从截面数据分析来看,历年各地区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经济指标间的拟合关系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land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metrological model of the scarcity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On this ba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scarcity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is analyzed empirically from several angl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rcity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scarcity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as a whole has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in 1999-2009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showed a clear law of spatial transfer. From the Kuznets curve analysis. From 1999 to 2009,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arcity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urve was basically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inverted U-shaped" curve and had not yet appeared an inflection point. From the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rcity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region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Kuznets curve; From the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 data, the fit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rcity degree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past years is basically in line with Kuznets curv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YJC790267)
【分类号】:F127;F30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当今,资源稀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一切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需载体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护土地与经济快速增长始终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2 王家庭;王璇;;我国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基于28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0年11期
3 马林兵;曹小曙;牟少杰;;一种融合地理空间指标的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4 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5 蒋南平;曾伟;;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2年04期
6 王家庭;季凯文;;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测度研究——基于我国34个典型城市的统计数据分析[J];统计研究;2008年10期
7 方建德;杨扬;叶堤;周谐;陈晓燕;;重庆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8 宋勃;高波;;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07年03期
9 张润森;濮励杰;文继群;许艳;;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05期
10 李永乐;吴群;;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Kuznets曲线验证——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资源科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汪应宏;温丹丹;;耕地非农化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2 李培祥;;广东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3 张飞;孙爱军;孔伟;;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的利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4 金志丰;徐明;谢薇;陈加乐;佴玲莉;相敏;;县域耕地保护类型划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5 杨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6 吴晓燕;;土地流转制度非均衡·绩效与模式选择——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7 王红;黄英;娄昭;;喀斯特山区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安顺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8 胡建民;石忆邵;;略论耕地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适用性[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9 武清华;张落成;姚士谋;王成新;;无锡市区耕地最低保有量测算及空间配置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10 赵栻泰;黄贤金;陈志刚;彭佳雯;;基于DEA的中国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其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福田;吴郁玲;;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来自江苏省开发区的经验[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2 姚成胜;;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研究现状及其趋势[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谢小蓉;傅晨;;近年来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综述(2000—2008)[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杨俊;李争;;湖北省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衡量[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汤小橹;金晓斌;李朝旗;李洁;;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制度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杜国明;郭翔宇;刘燕;;黑龙江近三十年来耕地集约利用的历史考察[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程娟;张全景;;山东耕地非农化经济驱动因素分析与管控建议[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8 李智国;邓航;;西南边疆山区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计量和协调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9 魏立华;丛艳国;;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集体土地使用问题及其原因——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效顺;曲福田;邱哲宁;陈鑫;;基于Logistic方程计量的中国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路婕;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邵挺;二元土地市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结构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邓念;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心良;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征地补偿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杨朔;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唐奇;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可;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佳;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璩晓仙;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熙鹏;新农村规划中的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树生;耕地细碎化与生产效率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黄春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邵咪咪;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D];南京大学;2011年
8 焦红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人源;广东省土地城市化水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雪芬;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波,王伟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赖红松,董品杰;基于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的城市建设用地量预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6期
3 陈国建,刁承泰,黄明星,李敏;重庆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预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4 陈江龙,曲福田,王启仿;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5 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年06期
6 张庭伟;城市化作为生产手段及引起城市规划功能转变[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7 黄志宏;;战后美国城市发展的新特点[J];城市问题;2007年09期
8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9年01期
9 陈勇;空间博奕理论的应用与规划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10 顾朝林;谭纵波;刘宛;于涛方;韩青;刘合林;戴亦欣;刘志林;郑思齐;;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芳;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贾雪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剑;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模式构建[J];中国土地;2003年09期
2 刘薰词;浅论城市土地产权市场[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3 杨钢桥;试论城市土地供需平衡[J];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04期
4 李汉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刘伯恩;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J];国土资源;2003年02期
6 邵华,徐国彬,张晋丽;浅议中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J];资源科学;1999年03期
7 俞文华;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租赁制度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06期
8 张所地,李怀祖;城市土地定级估价综合模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05期
9 李鹏;;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草案)》的议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9年26期
10 王国强,,王令超;城镇土地资源结构优化的市场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文革;;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济政策——论我国土地节约政府管制立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王汉花;谭术魁;;湖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3 蒲春玲;;西部开发中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政策设计及建议[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4 王静;;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利用和持续利用关系辨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少君;坚守耕地红线 服务地方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家铭;福州温泉使用权首次有偿出让[N];福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伟;土地资源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佳惠;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鸡西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2 董春玲;南京市土地储备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利芳;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0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1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