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方法的山东省低碳经济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方法的山东省低碳经济综合评价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 评价 熵权 灰色关联 TOPSIS
【摘要】: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灰色关联法判断样本关联程度、TOPSIS法对样本排序,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论表明,山东省低碳经济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但同东部沿海其它10个省市比较,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低碳产出、低碳能源、低碳技术等主要评价指标方面,与其他省市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gray correlation method to judge 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of samples and TOPSIS method to sort the sample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but it is compared with other 10 provinces and cities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re is a big gap in low carbon output, low carbon energy, low carbon technology and other main evaluation indicator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实现路径选择”(13CX06019B)
【分类号】:F224;F127;F205
【正文快照】: 低碳经济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是经济发展由数量追求到品质追求的里程碑。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也急剧增加。2000-2012年,山东省GDP从8337.47亿元增加至34713.38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同时山东省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071.64万吨增加至274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屈小娥;曹珂;;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2 吴琦;武春友;;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3 马军;周琳;李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2期
4 王飞;杜晓丽;;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7期
5 李刚;迟国泰;程砚秋;;基于熵权TOPSIS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J];系统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7 杨颖;;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8 陈跃;王文涛;范英;;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波;;林业低碳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评价——以西南地区5省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2 尹建华;赵慎泽;;基于DEA的我国省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3 张亨利;;论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王怡;;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国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5 贺正楚;张训;;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及实例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6 胡芳;李树丞;李林;;低碳经济模式下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估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7 阮洪;;低碳经济影响下国际经济法的变革[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陈峗;陈志斌;;低碳经济离我们有多远:管理的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9 王爱兰;;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城市;2011年06期
10 周富华;陈雄;;国内外低碳经济评价初探[J];当代经济;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爱兰;;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4 侯依玲;谈建国;刘校辰;吴蔚;马京津;;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5 王盼盼;;低碳消费相关热点的研究综述[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6 张宏武;兰梓睿;;天津低碳消费模式发展的路径选择[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7 赵丰年;张永庆;;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9 李有绪;陈秋华;;休闲农业低碳园区模型及其评价体系构建探讨[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孙作人;周鹏;周德群;范丽伟;;基于效率模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最优空间分配[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方勤敏;资源生态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资源效率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卢晓彤;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骆旭添;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范英英;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吴智泉;基于投入产出(火用)分析的能源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宗蓬;江西工业主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2 胡锐;武汉市能源消耗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郅西娟;低碳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张琪;低碳经济下陕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健;基于LEAP模型的长春市城市客运交通低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祚江;东北地区工业低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淑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策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郭凤霞;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 王庆一;能源效率及其政策和技术(上)[J];节能与环保;2001年06期
3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J];节能与环保;2003年08期
4 周鸿,林凌;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董利;;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6 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以秦皇岛市低碳经济评价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7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8 王群伟;周德群;;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年07期
9 倪少凯;7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J];华南预防医学;2002年06期
10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卞亦文;基于DEA理论的环境效率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佳俊;郑建国;;基于熵的模糊TOPSIS方法在创意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05期
2 马f,
本文编号:1413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1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