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合肥经济圈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出处:《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合肥经济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合肥经济圈发展存在边规划边建设、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工业的增长等问题。建议采取做好规划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应特色先行、加强中心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对策加以改进。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efei economic circle were analyzed,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efei economic circle edge edge construction planning, economic strength is relatively weak, the radiation ability of the central city is not strong, negl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reliance on Industry growth. Take a good job of planning,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should be featured in advance, strengthen the center city construction,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节能减排效率视角下我国省区低碳经济评价与政策优化仿真研究”(13YJC790136) 2015年安徽省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新常态下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发展的特征、趋势及管控对策研究”(AHSKY2015D38)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概述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承担着中央制定的“中部崛起”战略规划落实的重任1。经济圈又称城市群集合,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推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洪磊;;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5 苏高华;郑新奇;陈方正;;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6 喻汇;;人力资本集聚与县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陈锦晓;;乡村工业化背后的隐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8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张敏;;咸宁市茶产业发展及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周显鹏;翟文侠;柯新利;;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有效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10 包先建,付文林;论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曾祥坤;范嵘;高峰;;基于资源整合的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梅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群利;;毕节试验区工业化进程研究[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5 赵尚梅;陈曦;李勇;;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关联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6 夏文清;;中国城乡统筹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志雄;利军;;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研究[A];2008’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罗介均;成官文;魏荣荣;梁凌;韦文渊;徐珊;;柳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李王峰;季海波;李婕;张福意;崔艳丽;;汾河流域(灵石段)生态环境治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凯;葫芦岛市建设用地时空演进及驱动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吕军凯;青岛市港口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庄霖;青岛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13期
2 杜晶;袁馨之;赵永斌;肖凌志;王国才;;高校校园商业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08期
3 杜晶;赵永斌;袁馨之;;高校校园商业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年探索;2008年03期
4 刘继林;王锋;;对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4期
5 傅巍;李杨;裴丁丁;;我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1期
6 舒家明;;南极牡丹发展优势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9期
7 李兴阁;姚俊;;我国蝴蝶产业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12年02期
8 周s,
本文编号:1414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1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