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中国经济论文
本文关键词:从“价值创造”开始——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从“价值创造”开始——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从“价值创造”开始——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2012-07-19 点击次数:次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后,面对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累积和国际经济步入大调整大变革的形势,中国又一次站在前进的历史关口。本文着眼于经济大系统简约化筹谋,在解析经济增长机理的基础上,厘清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内在二因素矛盾是我国经济基本矛盾,系统阐述“价值创造”经济思想和“三元结构”理论,提出价值创造是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基点的重要观点,以及实现“价值立国”的若干建议。回望过去30年步步走来的轨迹,总体上经济量的规定性与质的规定性并未协同运动,量在加快扩张,而质跟进维艰,主要表现为数量扩张占据主导地位,结构性矛盾呈现刚性化,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价值创造活动近乎停滞。
这势必削减经济发展应允成果,也累积起经济波动系统风险。世界经济现在步入大调整、大变革、大嬗变时代,中国又一次站在前进的历史关口。从战略思想层面,对中国经济进行大系统简约化筹谋,给力未来10年至20年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跨越,显得既必要而又紧迫。本文解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理,在厘清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内在二因素矛盾是我国经济基本矛盾的前提下,对经济战略转型作理性思考和概括,系统阐述“价值创造”经济思想和“三元结构”理论,提出价值创造是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基点的观点,以及“价值立国”的若干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述评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终结了短缺经济年代,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进入新世纪后,再以10年不到的时间,成功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成就巨大规模的工业制造能力。其间,虽历经亚洲和国际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仍年均实际增长9.9%,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3倍多;经济总量1986年突破万亿元,2001年站上10万亿元,2006年、2008年、2010年均以10万亿元级的规模拾阶而上,可谓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按其运行机理迥异,将30年来经济增长脉络大致划分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7年)摆脱短缺经济。迈进思想大解放、改革大推进的新纪元,受计划经济体制所抑制的社会生产力迸发出来,中国逐渐摆脱商品短缺状况。
1986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中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拉开帷幕的,然后转入到城市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在取得令人鼓舞的预期后,系统地进行价格、财税、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等宏观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谱写了体制大转轨、机制大转换艰辛而壮丽的画卷。正如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所指出的,传统计划经济具有再生短缺的能力,“投资饥渴”和“数量冲动”是经济运行的常态(亚诺什·科尔奈,1986)。而在初步确立的体制外环境里,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如乡镇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起初在要素市场,之后进入商品市场,与国有企业展开不完全市场竞争。短缺经济不仅表现为一般商品短缺状态,同样也是生产要素短缺,新型经济组织从诞生初始,因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被迫打上了“饥渴”症烙印。
上一篇:广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中的贸易现状分析
下一篇:中国黄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相关内容
本文关键词:从“价值创造”开始——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