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环北部湾地区 + 少数民族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9期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使原来是边地的环北部湾地区,变成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给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环北部湾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推进经济转型与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关注少数民族问题的国际化,重视活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发展。
[Abstract]:Therefore, the minority areas around the Beibu Gulf should respond to local conditions, promot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inority issues and to the active use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分类号】:F127;D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雪芳;;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2 杨旭;;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爱莲;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玲;邓思胜;;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2 李萍;;靖西壮族博物馆历史文化传承功能的体现与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3 黄华;;黔东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4 蒙丽;廖杨;;全球化场景下的广西民族关系分析——以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联动为中心[J];创新;2009年06期
5 张峰;卢凌艳;;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陈贵春;黄剑;;京族海洋民俗体育文化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1期
7 古小松;;北部湾千年复兴?——北部湾合作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参与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8年07期
8 岑先梅;;中国经济圈旅游乘数对比实证研究——兼议广西旅游发展战略[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4期
9 郭佩霞;挖掘民族文化潜能 推动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S1期
10 何婧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凌飞;胡仕海;;木楞房里的社会文化空间[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郭佩霞;;挖掘民族文化潜能 推动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黄松;王艳;朱瑞平;;句町文化与西林特色旅游开发[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4 杨星星;孙信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以广告为分析视角[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5 乐国林;毛淑珍;;文化嵌入视角的企业本质探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张有隽;;人类与环境及资源关系的人类学见解[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3 徐美银;基于农民认知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朱洪启;二十世纪华北农具、水井的社会经济透视[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曹征海;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贤军;广西白裤瑶村落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原秀丽;城镇化与节庆体育和谐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欧小珍;边村经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苏地曼.阿宝财;和田玉的商业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蒋莉;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翟清菊;仪式与礼单:农民随礼行为中的互惠原则[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伍中信;曾繁英;;集群企业融资现状及政策需求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3 陈泽群;北部湾:大旅游带动大发展[J];城市问题;2002年02期
4 陈沧;;中越边境旅游的互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5 张凌云;旅游地引力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研究;1989年01期
6 范丽萍;;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对越南经济交往:防城港市个案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7年09期
7 陆善勇;郭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9年01期
8 赵和曼;中越旅游合作的现状及前景[J];东南亚;2002年02期
9 李瑞霞;近年来泰国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原因[J];东南亚;2005年02期
10 袁莉,田定湘,刘艳;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戴斌;[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浙江记者站 徐文潇;[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黄信;[N];广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必忠;;从环北部湾合作开启中国的海洋战略[J];南风窗;2006年15期
2 牙韩彰;张政;王君;李力;王海波;;风生水起北部湾[J];当代广西;2007年03期
3 汪纪戎;;加快北部湾开放开发 积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J];前进论坛;2007年04期
4 本刊编辑部;;合作共赢 开创未来——“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谋划“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J];当代广西;2006年15期
5 朱金莉;;合力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J];当代广西;2007年04期
6 胡建军;钟毅;;北部湾 中国经济增长新一极[J];新湘评论;2007年10期
7 ;《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报告(2007)》出版[J];东南亚纵横;2007年08期
8 杨欣;李国富;陈芸茜;;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模式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年10期
9 蔡进光;;湛江市政协与广西北海等市政协会商筹组“环北部湾城市论坛”[J];同舟共进;1997年07期
10 钟参;;推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再上新台阶——蒋正华主席率团考察北部湾(广西)经济区[J];前进论坛;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绍辉;;用和谐理念指导建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盘名德;;防城港打造环北部湾港口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及对策[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寿思华;;试论实施环北部湾战略的着力点[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4 梁平波;;广西大型沿海工业园区必将是实施工业兴桂战略的龙头[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5 张虹鸥;叶玉瑶;;泛珠三角协调之路:重点地域的空间整合[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卡玲 实习生 莫妤;自治区领导会见并宴请出席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中外嘉宾[N];广西日报;2006年
2 ;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主席声明[N];广西日报;2006年
3 李嘉;从国家战略审视环北部湾经济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王静;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环北部湾经济区[N];西部时报;2006年
5 吴程涛;抢滩“北部湾” 欧亚海运“向西走”[N];中国水运报;2008年
6 中经;专家指出:建立环北部湾合作机制很重要[N];中国海洋报;2006年
7 记者 杨清;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邕隆重开幕 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举行主题演讲[N];广西日报;2006年
8 汪纪戎;加快开放开发使北部湾走出“经济洼地”[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郑盛丰邋庞革平;为友好合作而携手 为美好家园而奋力[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张周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亟须务实突破[N];中国信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克敏;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黄爱莲;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吴世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映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北部湾海陆统筹问题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2 袁月逃;以雷州半岛为轴的环北部湾区域开发中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3 黎东梅;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4 姚余雪;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合作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巫绪敏;环北部湾集装箱港口综合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晓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志田;环北部湾次区域物流合作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谢童伟;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佳;跨区域地方政策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蓝武芳;三村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1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3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