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境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
本文选题:创新能力 + 创新环境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11期
【摘要】: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要素条件、需求环境和产业环境四个方面,考察了体现创新环境的11个分项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创新环境的多数指标都对我国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弹性基本都小于知识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然而,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除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机构支持和人力资本外,体现创新环境的其他变量都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私有化程度、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的作用还明显大于研发投入,但是创新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支撑作用。创新环境建设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创新能力巨大的地区差异。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panding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using panel data from 30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from four aspects of system environment, factor condition, demand environment 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The influence of 11 sub-indexes reflecting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indicators reflecting innovation environment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our country.But the impact elasticity is smaller than the knowledge stock and R & D personnel investment.However,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regions vary greatly. In addition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 support and human capital, other variables that reflect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degree of privatization.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R & D investment, but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does not support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environment explain to a great exten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大学;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BLX2012005)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LD03)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侯鹏;刘思明;;内生创新努力、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6期
2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3 刘思明;赵彦云;侯鹏;;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4 袁增霆;蔡真;王旭祥;;中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基于省级区域调查问卷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0年08期
5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李佳;;区域创新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实证检验[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02期
6 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7 章立军;;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及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际数据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06年11期
8 韩玉雄,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锋;逯宇铎;戴美虹;;知识产权保护博弈模型及系统动力学模拟分析——以创新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04期
2 谢婷婷;郭艳芳;;“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实证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04期
3 仇云杰;吴磊;张文文;;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研发绩效吗——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丁生喜;王晓鹏;;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5期
5 向艺;郑林;王成璋;;有效市场规模、空间溢出与国内旅游业省际差异[J];旅游学刊;2016年03期
6 金晶;;产业融合的浙江“制造业+”模式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需求拉动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董雄报;杜萌卉;;区域经济差异视角下的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效力研究——基于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模型[J];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8 殷洪飞;殷群;;FDI影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溢出效应及政策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6年01期
9 熊芳;黎萌;;自主创新、市场依赖对外向型本土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3期
10 郝凤霞;王彩霞;;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本土需求规模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基于动态演化博弈方法和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思明;赵彦云;侯鹏;;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2 刁丽琳;张蓓;马亚男;;基于SFA模型的科技环境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4期
3 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4 余泳泽;;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5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10期
6 马涛;刘仕国;;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进口结构与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引力模型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7 严成j;周铭山;龚六堂;;知识生产、创新与研发投资回报[J];经济学(季刊);2010年03期
8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9 许晓娟;;独资化与产业内技术溢出——基于2004年中国31个省市30个制造业行业的分层模型[J];统计研究;2009年10期
10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五位[J];包装世界;2006年02期
2 李万明;郑国锋;;提升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3 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4 冉茂瑜;周彬;顾新;;“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5 张军;杜国林;;辽宁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3期
6 杨志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辨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出炉 江苏实现三连冠粤京沪浙鲁列前六[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1年12期
8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江苏建材;2013年01期
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沪京津苏粤浙进入创新型地区[J];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02期
10 皮宗平;韩子睿;;江苏何以取得全国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群众;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咚;林莉;葛继平;;研发投入对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漆艳茹;刘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缪胜光;陈国宏;李美娟;;基于云理论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风平;;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潘雄锋;刘清;赵一霖;;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非线性测评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能;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蕾;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一[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吴红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N];新华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出炉[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杜颖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夺得“四连冠”[N];江苏经济报;2012年
5 通讯员 蒋历军 记者 毛庆;江苏夺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N];南京日报;2012年
6 记者 吴红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N];新华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杨婧如;深圳发布区域创新能力报告[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记者 陈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出炉[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杨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创建国家试点城市[N];淮安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肖国强;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五[N];浙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枫;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博雅;我国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熊衍飞;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魏彦莉;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孙晓飞;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刘玉博;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7 石婷;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依依;江西省11个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分析与比较[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如琳;基于特征选择和支持向量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吴昊;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9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4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