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基于CHNS数据库的分析
本文选题:技能溢价 + 技能劳动 ; 参考:《商业研究》2014年11期
【摘要】:随着技能劳动者与非技能劳动者之间报酬差异越来越大,技能溢价现象在各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通过模型推导出技能溢价的表达式,本文利用CHNS数据库的数据与拟合回归的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技能溢价水平,同时采用198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技能溢价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能溢价水平受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显著,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和对外贸易也对其有正向影响。
[Abstract]:With the pay difference between skilled workers and unskilled workers increasing, the phenomenon of skill premium is obvious in all regions.In this paper, the expression of skill premium is derived from the model, and the level of skill premium in China i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data of CHNS database and fitting regression, and the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89 to 2011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level of skill premium in China.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skill premium is mos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relative supply of skilled labor and foreign trade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evel of skill premium.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广东省十一五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政策推进区域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的机制重塑研究”,项目编号:GD10CYJ20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殷德生;唐海燕;;技能型技术进步、南北贸易与工资不平衡[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2 于凌云;;教育投入比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3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4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5 董直庆;王芳玲;高庆昆;;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吗?[J];统计研究;2013年06期
6 姚先国,周礼,来君;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2 晋盛武;王圣芳;;贸易与环境质量: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3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4 向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5 党略;;研究与开发、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6 燕安;黄武俊;;FDI、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提升——基于DEA与VAR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7 杨碧琴;霍伟东;;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必须提高劳动资本存量[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8 郑效晨;刘渝琳;;FDI、人均收入与环境效应[J];财经科学;2012年05期
9 杨勇;;西部在全球化逆转期的转型优势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10 宋旭光;席玮;;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资源回弹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6 毕先萍;;技术进步的技能取向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王志方;;长期经济增长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健;岳书敬;;产品内国际分工、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艳梅;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叶勇;广东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娟;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总量和产业层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罗新伟;区域物流与TFP[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韩文婧;地方财政基础教育投入外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王玲玲;中国出口贸易内部结构差异与地区收入差距[D];浙江大学;2011年
7 高小钧;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节能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李白昱;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玉锋;人力资本、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周梅兰;广东省产出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2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3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4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5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6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7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8 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区域间不平衡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0 代谦;别朝霞;;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静;;健康、医疗服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于CHNS湖北省数据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黄玉;李陆洋;余康;;健康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5期
3 罗锋;黄丽;;中国居民收入流动及其对长期不平等的影响——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王翌秋;张兵;刘晓玲;;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5 雷欣;陈继勇;;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2年09期
6 于大川;潘光辉;;健康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增长——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年03期
7 翁秋怡;蒋承;;教育能够促进工作转换吗——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3年05期
8 李丽;白雪梅;;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测度与分解——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秋彤;基于CHNS数据的城乡居民典型数码产品消费行为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55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5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