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特征与劳动生产率: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
本文选题:密度 + 距离 ; 参考:《经济经纬》2014年04期
【摘要】: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特征性事实。笔者基于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2001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的3D分析框架,考察了密度、距离、分割等经济地理特征对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分割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经济地理特征与劳动生产率非线性关系并不明显。本文为理解劳动生产率差异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研究视角,对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regional disparity of labor productivity is a characteristic fact that exists widely in the real world.Based on the panel data from 2001 to 2010 of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and using the 3D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 geographical features such as density, distance and segmentation o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difference.It is found that the labor productiv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nsity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istance. The effect of segmentation on labor productivity is not significant.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s not obvious.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and also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how to promot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883)
【分类号】:F129.9;F24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2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3 洪娟;谷永芬;;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长三角25市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4 段宗志;曹泽;;基于DEA的中国区域R&D效率测度及聚类分析[J];江淮论坛;2012年04期
5 许政;陈钊;陆铭;;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J];世界经济;2010年07期
6 孙浦阳;武力超;张伯伟;;空间集聚是否总能促进经济增长:不同假定条件下的思考[J];世界经济;2011年10期
7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2 李晓敏;余为恒;黄丽霞;;人力资本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中国28个省区面板数据的检验[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洪进;余文涛;赵定涛;;创意阶层空间集聚与区域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4 张明;谢家智;;中国地区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及传导差异的因素分析——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5 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6 刘小勇;;市场分割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的跨地区和跨时效应:1986—2008[J];财贸研究;2011年02期
7 陈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地区专业化空间演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8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张蕾;王桂新;;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比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10 桑瑞聪;王洪亮;;本地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子英;张军;;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健;岳书敬;;产品内国际分工、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杰;李克;刘志彪;;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中国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4 袁富华;;劳动生产率:关联与差异——基于GWR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5 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6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7 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8 陆铭;向宽虎;;地理与服务业——内需是否会使城市体系分散化?[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9 张莉;徐现祥;;人口跨区流动: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动力[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贤腾;刘锋;;皖北地区空间不均衡增长战略初探[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5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郭炳南;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9 汪秀琼;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蒋红涛;我国地方政府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彭深;基于锦标赛模型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许伟;欠发达平原农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阿芳;新疆的产业集聚对环境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胡雅静;企业横向拓展战略行为的研究:中国啤酒行业的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非暗;制造业区位分布演变:基于1998-2008年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孟可强;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5期
2 平新乔;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3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4 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5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6 周文;余志斌;杜朝晖;;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5期
7 陆铭;陈钊;杨真真;;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收益递增、策略性行为和分工的效率损失[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8 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9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10 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剑平;《禹贡》与地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赖贞娟;;典型国家地理特征比较[J];地理教育;2006年02期
3 陈修颖;中国关谷要塞的地理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4 岳云华,冉青红;浅论舟山群岛区域地理特征[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S2期
5 张庆辉;印度人口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6 刘盛佳 ,曾令甫;武汉城市沿革漫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7 陶灵芝;;《西南三省》板书设计[J];教学与管理;1990年03期
8 蓝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02期
9 王大秀;;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初探[J];教师;2014年12期
10 王晓辉;;中国“乌托邦神话”的地理特征[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玉;沈吉;范敏虹;;上市公司的地理特征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何毓敏;茅台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特征查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2 记者 张卫婷 实习生 李生杰;追求柔美与酒泉元素的融入[N];酒泉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敢峰;我市第一部地图集正式出版[N];陇南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褚秀彩;地方百科全书基本理论及对区域地理特征体现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晓晓;中国地名的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2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7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