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研究——基于一个新的方法与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23 19:41

  本文选题:收入流动性 + 收入转移矩阵 ; 参考:《金融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测度往往基于截面的测度,衡量的是某个时点的静态的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关注的是收入分配差距是否能够在长期改善或者不同收入阶层是否能够跳跃至其它收入阶层,于是需要研究居民收入流动性。本文采用1989~2009年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分别利用一阶段指数和两阶段指数衡量了20年间收入流动性的状况,发现之前学者对于收入转移矩阵调整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分解流动性时的主观权重问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此外,本文利用K-C方程和收入转移矩阵计算了二阶和更高阶数的转移矩阵,提出了用矩阵收敛速度解决时间依赖型转移矩阵中测度期间选择的主观性问题的方法,并测算出中国居民收入流动中结构性因素的调整周期在12.25年左右,Fields指数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这个结论。
[Abstract]:The inequality measur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s usually based on the measure of cross section, which measures the static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at a certain poi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whether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can be improved in the long term or whether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can jump to other income groups, so we need to study the income mobility of residents. The data of China Nutrition Health Survey from 1989 to 2009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income mobility in the past 20 years by using the one-stage index and two-stage index,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s that may exist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come transfer matrix and the subjective weight problem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liquidity are studied befo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s are made, and different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 addition, by using K-C equation and income transfer matrix, the transfer matrix of second order and higher order numbers is calculated, and a method of solving the subjective problem of time dependent transition matrix during measurement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matrix.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adjustment period of 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income flow of Chinese residents is about 12.25 year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Fields Index verify this conclusi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064) “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竞争性引导项目” 201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BJB005) 2011年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11SG09) “复旦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的支持
【分类号】:F124.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洪亮;刘志彪;孙文华;胡棋智;;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是否公平:基于收入流动性的微观计量[J];世界经济;2012年01期

2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3 范从来;张中锦;;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与收入结构的优化[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4 杨俊;黄潇;;中国收入流动性再探讨[J];统计研究;2010年11期

5 周兴;王芳;;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6 章奇;米建伟;黄季q;;收入流动性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7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8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宜勇;顾严;万海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09期

2 刘志国;马健;;谁的上升空间受到了挤压:收入流动性角度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6年08期

3 李江一;李涵;;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结构:基于相对收入理论的视角[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08期

4 郑畅;孙浩;;收入、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与民众社会公平认知——采用CGSS(2010、2013)数据的实证检验[J];西部论坛;2016年05期

5 朱芸;邹杨;;金融均衡化、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6 吴将;;浅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14期

7 刘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演变趋势与启示[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8 丁亭亭;王仕睿;于丽;;中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实证研究——基于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的估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07期

9 邵宜航;张朝阳;;关系社会资本与代际职业流动[J];经济学动态;2016年06期

10 申云;;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水平的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远亲”与“近邻”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博;付明卫;;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社会阶层视角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1年03期

2 骆祚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与消费过度敏感性——1985—2008年的经验数据[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3 祝伟;汪晓文;;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范从来;董书辉;;金融危机、收入结构与经济波动[J];经济学家;2009年12期

5 米建伟;梁勤;;收入流动性:收入分配研究的新领域[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9年02期

6 蔡f ;王美艳;;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学动态;2009年08期

7 王洪亮;;中国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对区域收入位次变动强弱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8 胡棋智;王朝明;;收入流动性与居民经济地位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9 罗楚亮;;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01期

10 杜鹏;汪锋;张宗益;;时间和收入来源对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对深圳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卢少华;朱钒;;基于转移矩阵的企业行为特性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2 李金垒;靳军会;;基于Markov过程的信用评级转移矩阵的建立[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董宣君;戴新颖;陈一晓;;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在应收账款回收额确定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0年26期

4 乔伟峰;盛业华;方斌;王亚华;;基于转移矩阵的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挖掘——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8期

5 龚飞鸿;杨树庄;李杰;;投入产出表转移矩阵的数学调整法——拉格朗日未定乘数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06期

6 尚涛;陶蕴芳;;我国服务业区位专业化与比较优势变动——基于对称性比较优势指数与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的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玲;曾维火;;基于Z值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实证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真;江建慧;沈君华;唐智杰;;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的VLSI电路可靠性评估的并行方法[A];第四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平;一般Sierpinski垫片转移矩阵的性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3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93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