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转型路径——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
本文选题:经济转型 + 资源约束 ; 参考:《经济学动态》2014年10期
【摘要】:经济转型事关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和保证。所谓转型即是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摒弃单纯依赖资源投入、忽略资源约束和资源使用效率的传统方式,而这一点依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模型显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对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将难以避免,但将模型的构成延展至社会规范后,资源高效、合理使用的均衡将重新实现。接下来,本文提出主动建立并遵守社会规范,并以非掠夺性政府为前提,多样性的、公平的、非歧视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则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健全的深圳经济特区为实证对象揭示了深圳奇迹的真相以及转型任务的迫切性,并提出了深圳经济特区转型的路径选择。
[Abstract]: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sustainable growth of economy and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guarantee for our country to cross the middle income trap. The so-called transformation is to change the extensiv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relying solely on resource input and ignore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which can be accomplished only by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members of the society. The transformation model under closed economic conditions shows that the predatory use of resources will be unavoidable when the economy develops to a certain height, but the balance of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tional use will be rerealized after the model is extended to social norms. Then, this paper proposes to establish and abide by social norms, and take the premise of non-predatory government. A diversified, fair and non-discriminatory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to restrain government behavior.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takes the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a pioneer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market economy system, as an example to reveal the truth of the Shenzhen miracle and the urgency of the task of transformation. And proposed the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transformation path choic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经济特区转型发展的制度研究”(编号11JJD790050)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125A05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勋;;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8周年的厚礼——评《见证改革开放丛书》[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年01期
2 乐正;评《迈向新世纪的深圳经济特区》[J];南方经济;1999年09期
3 莫里斯·迈斯纳,李惠斌;深圳经济特区:中国打开国门的第一把钥匙[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1期
4 倪元辂;从“试验”到“示范”: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6期
5 张高丽;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J];求是;2000年17期
6 杨立勋;伟大的成就 深刻的启示——隆重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J];特区经济;2000年10期
7 晓晨;迈向光辉的未来——深圳经济特区面向新世纪的改革目标及主要任务[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8 魏冰;高度重视 亲切关怀 巨大鼓舞——江泽民同志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9 张高丽;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灵魂——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二十周年[J];港口经济;2000年01期
10 布衣;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二十周年[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轶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与启示[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钟坚;;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程、成就与启示[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3 乐正;;深圳经济特区将在创新中前行[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卫平;郑超;;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的政治意义[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范霄文;;深圳经济特区改革三十年:发展与转变[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钟坚;;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程、成就与启示[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C];2008年
7 陈洪博;;试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的新思路[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家喜;;深圳经济特区政治发展三十年——基于现代化理论视角的审视[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红锦;;深圳经济特区的实践及其启示[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鑫;;深圳经济特区的重大使命[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温淑萍;深圳经济特区转型公民社会[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2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的决定[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杨永欣;《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ST 特力部分法人股被冻结[N];证券日报;2003年
5 记者 魏晓薇;30位杰出人物 100件大事评选揭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6 ;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5种少数民族文字单行本出版发行[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游春亮 本报实习生 陈晓君;深圳三十年从立法空白到法规过百[N];法制日报;2010年
8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广东省政协委员 温宪元;深圳经济特区面临三大任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陈晓薇;我市一批新法规开始实施[N];深圳商报;2011年
10 记者 周元春;10项法规拟修改或废止[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金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与深圳经济特区[D];湘潭大学;2001年
2 李利梅;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成就、经验启示与前景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劲松;深圳经济特区社区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志霞;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基准地价时空分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龚振武;深圳经济特区农城化公司产权与治理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94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9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