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增加值贸易与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陷阱

发布时间:2018-05-14 19:41

  本文选题:增加值贸易 + 全球价值链 ; 参考:《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04期


【摘要】: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已然形成。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由于各国的生产和贸易方式均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核算方法遭遇巨大的挑战。作为最新提出的一种替代性方法,增加值贸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概述增加值贸易的概念、方法与进步之处之后,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所提供的新方法,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陷入的"国际分工陷阱",并主张在新李斯特主义而非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范式下寻求跳出"国际分工陷阱"的解决之道。
[Abstract]: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new 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new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dominated by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been formed. Under the new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confront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trade modes of each country. As a new alternative method, value-added trad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fter summarizing the concept, method and progress of value added trad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new method provided by value added trade accounting. It further reveals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trap" that China has fallen into in foreign trade, and advocates to seek a sol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trap" under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neo-Liszism rather than neoliberalis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农业价值链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应用分析”(编号14XNH042)的项目成果
【分类号】:F114.1;F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苏;重新解读国际贸易数据[J];读书;2005年12期

2 马涛;刘仕国;;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及其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3 刘仕国;吴海英;;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经济影响、政策启示和统计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4 刘丽萍;;全球价值链与贸易增加值的核算[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和东;;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2 李国刚;龙家弟;;经济转型背景下国际代工企业升级条件研究[J];商业研究;2014年04期

3 王金波;;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12期

4 张宗良;;国外原产地规则运用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宇;中国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何文靓;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知识租金获取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金辉;论我国原产地规则的不足和完善[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晓峰;国内价值链构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3 张蕴暖;W公司宠物食品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启荣;;我国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刘华军;;品牌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比较静态模型[J];财经科学;2006年08期

3 陈柳;刘志彪;;代工生产、自主品牌与内生激励[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5 石奇;;中国自主品牌比较劣势的内生性及其解决[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12期

6 刘华军;;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及其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7 夏先良;中国企业从OEM升级到OBM的商业模式抉择[J];财贸经济;2003年09期

8 宗毅君;;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工资收入——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9 汪素芹;史俊超;;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实证研究:1995—2006年[J];财贸经济;2008年08期

10 许南;李建军;;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卜国琴;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J];中国软科学;2000年09期

2 夏兴园,王瑛;国际分工深化与国家经济安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温太璞;当代国际分工的变化和竞争优势的来源[J];经济师;2001年07期

4 路云;参与国际分工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8期

5 ;“入世”使我国处于国际分工有利地位[J];中国机电工业;2001年24期

6 姜宝山;试论技术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02期

7 华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4期

8 张远鹏;论国际分工的新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5期

9 江文生;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分析[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03期

10 裴长洪;在国际分工中提升中国的竞争力(英文)[J];China & World Economy;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文晖;;新经济、国际分工重构与中国的机遇[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玉;孙文远;;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工资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先仙;;国际分工与我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新章;;中国—东盟国际分工中的合作——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亚敏;皇甫海蓉;王浩;;国际分工、模块化与CIBS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方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张二震;马野青;;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明棋;从深化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李恩昌;医药行业如何争取国际分工[N];健康报;2002年

3 记者 刘志巍 通讯员 王燕群 文e鹐,

本文编号:1889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89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0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