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从生态矛盾的凸显看生态民生的重大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16 05:21

  本文选题:生态矛盾 + 生态权益 ; 参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这一生态矛盾导致经济民生向生态民生发生显著位移。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民生而轻视生态民生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是激化生态矛盾的重要根源。只有将生态与政治联姻,从生态政治学的高度牢固确立并自觉践行绿色执政理念,切实推进绿色发展,才能有效化解生态矛盾,切实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
[Abstract]:Because of the t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ecologic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re directly affected, and this ecological contradiction leads to a significant shift from the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o the ecological people's livelihood. For a long time,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focusing only on the economic people's livelihood and despising the ecological people's livelihood are the important root of intensifying the ecological contradiction. Only by combining ecology with politics, firmly establishing and consciously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governance from the height of ecological politics, and promoting green development can we effectively resolve ecological contradictions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AKS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4;X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祝,马洪霞,乔喜喜,郝建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林业生态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年S1期

2 田水松;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退化与农地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3 周彬;董杰;葛兆帅;唐继刚;杨达源;;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年12期

4 封建民,王涛,谢昌卫,齐善忠;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退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5 柏松,黄成敏,唐亚;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整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6 丁茂兰;;黄河源区土地退化与生态环境恢复重建[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7期

7 徐丙慧,舒运国;非洲的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退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S3期

8 张建平,张信宝,杨忠,王道杰;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及恢复重建试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9 赵平;;浅谈大同市生态环境保护[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10 张芳;李士国;;优化黄河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对策[J];山东水利;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志信;赵萌莉;;保护和建设植被是生态建设的根本措施[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亚宁;李卫红;;新疆艾比湖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改善对策[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吴荣霞;孙双跃;王蓓;杨云升;张慧娟;高练同;;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王月明;;承德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王国祥;;中国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修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王红英;艾则孜;靳雪荣;邱萍;;实现新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黄振培;;葫芦岛市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涂金花;;长江源生态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城市防洪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勇;朱亚先;彭景吓;蔡宗群;鹿贞彬;;溶解态PAHs的环境行为初步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惠清;;吉林省西部退化土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经济工程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随刚;青海高原生态环境退化[N];中国气象报;2004年

2 沈永平;塔里木河生态环境退化 出现气候变暖增湿趋势[N];黄河报;2010年

3 陈昌毓;生态恶化的自然力恢复[N];中国气象报;2005年

4 张倩;让青山绿水带“笑颜”[N];甘肃日报;2008年

5 ;黄河母亲在呼唤[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罗开林;贵州探索环保扶贫合作机制[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禾;“把脉”渤海海岸带退化环境[N];科技日报;2006年

8 记者 殷尚清;张掖保护“地球之肾”行动循序渐进[N];甘肃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殷尚清;让沼泽湿地重现活力[N];甘肃日报;2007年

10 康丙英;搞好生态移民 实现可持续发展[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清;政策影响下的生态与生活[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孙天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生态外交探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浦惠民;吴中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3年

4 李刚;东北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演变及适应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何红金;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甘南藏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6 石亮;明清及民国时期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绿洲化荒漠化时空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李荣丽;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生态恢复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晓伦;滇东南石漠化遥感监测综合应用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95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95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5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