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发布时间:2015-07-01 10:09


三  基于不同工业部门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贸易开放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参考 Greenway、Hine 和Wright(1999)等人研究英国贸易与就业关系的实证模型,把贸易作为技术进步变量引入包含技术进步的 C- D生产函数中,建立开放条件下进出口贸易影响就业的模型。

 

式(1)中Yit 、Kit 、Lit 分别表示第 i行业在 t时期的实际产出资本存量所使用的劳动力, Ait 是第t期的技术水平,参数 分别表示资本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式(2)中M为进口渗透率,用行业进口额与行业产值之比表示; X为出口导向率,即用行业出口贸易额与行业产值之比表示,T表示时间趋势。
化简可以得到:    (3)
 
该模型是静态模型,即本期就业只受到实际产出等的影响,但在实际经济中,本期就业不仅受到这些变量当期的影响,还受到各自变量前期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以前时期就业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模型(3)动态化,采用行业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这样,本文待估计计量经济模型为:


(4)
(二)回归分析
    从理论上讲,工业品进口会替代国内部分产品的生产,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就业的影响预期为负;工业品出口会增加国内生产,产出的扩大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就业的影响预期为正 下面结合中国工业行业的具体数据加以分析。由于在1998 年前后,国家对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1998- 2013 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了全面研究贸易对我国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本文的计量模型将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回归检验:工业品贸易整体上对就业的影响;将中国工业部门按照技术水平划分为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考虑不同工业部门贸易对地区财政的影响我国海关对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是以商品为基础,对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分类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条编码制(HS),这与工业行业分类采用的国际工业分类标准不同,为了获得各行业的进出口数据,本文借鉴盛斌(2009)的方法,对工业行业重新集结,总共得到28个行业的数据,并将这28个行业划分为中高技术产业(包含9 个行业)和中低技术产业(包含19个行业)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因此本文实证采用的是 1998- 2013年我国28个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
    待估计模型(4)是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若用标准的随机效应或者固定效应进行估计,将导致参数估计的有偏性和非一致性,为克服此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GMM )估计回归模型利用 stata9.2 统计软件包,采用 stata 官方网站提供的xtabond2 命令执行本文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对模型(4)进行估计,从整体上估计工业品贸易对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1 所示。
表 1 整体回归结果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从表 1可以看出,一期滞后的就业对本期就业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3610,说明了工业行业就业有非常大的惯性,这边也说明了静态模型存在偏差,选择动态模型进行回归是非常必要的产出的增长对就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当期就业弹性为0.2279,产出的滞后一期对就业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行业经济的增长会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观点是一致的。

 

(三)分部门回归分析
资本积累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就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我国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替代效应弹性达 0.0503 (资本的滞后一期没有显著影响) 造成这种影响可能是我国工业行业已经进入结构调整的实质性阶段,资本积累带动的不再只是产业规模扩张下简单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多的代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简单劳动累,对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是排斥大量简单劳动力出口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而进口则与就业之间存在逆向变动关系,进口增加会导致就业减少 从回归系数进一步来看,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引起就业增加约 0.0374个百分点,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引起就业减少0.0152个百分点。但总的来看,进口对就业的影响远小于出口的影响,影响力度只有等量出口的一半。估计结果显示,前期的进出口对本期就业没有显著影响。
对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分别进行动态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部门回归结果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从表2可以看出:劳动力的滞后变量、行业产出和资本变量对就业的影响与整体估计结果比较相似,而且都很显著,但进口和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部门差异。工业品出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效应都显著为正,出口的增加促进了就业,这与经济理论相一致。但从回归系数上看,中高技术部门当期的出口弹性为0.1061,滞后一期的出口弹性为0.0773,两期的作用远大于中低技术部门的0.0226。(当期的显著性通过,滞后一期的数值虽为正,但不显著,这边只分析当期的情况。)工业品出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具有很强的正向就业效应,主要是因为中高技术部门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其对就业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中低技术部门的出口贸易比较缓慢,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部门的就业增长依赖于国内需求。工业品进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效应显著为负,说明进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内生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较为一致。(两个部门进口当期的显著性通过,滞后一期的数值虽为正,但不显著,这边只分析当期的情况。)但从回归系数上看,进口的就业替代效应在中低技术部门更明显,回归系数为 0.0364,绝对值大于中高技术部门的0.0205。中低技术部门在我国属于进口竞争部门,进口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冲击,此外,中低技术部门在加工制造中大量进口装配设备,原材料及半成品,形成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进而减少就业。这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中低技术部门就业的影响更大些。
(四)结果讨论
本章利用我国1998- 2013年28个工业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估计了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对工业行业总体就业的影响,接着进一步将工业行业分为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分别检验这两个部门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以考察工业品进、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品出口能够促进就业,工业品的进口则对工业行业的就业有负面的冲击作用,但出口的就业冲击作用高于进口。上期就业对本期就业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工业行业的就业有非常大的惯性;工业行业产出的增长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资本的增长对工业行业的就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业行业存在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分部门估计结果表明:上期就业、产出变量及资本变量对就业的影响与整体结果比较相似,进出口贸易对不同地区财政的工业部门的影响与整体上是相同的,即出口拉动了就业,而进口增长对就业则是消极的;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存在着不同:工业品出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中低技术部门作用较小;工业品进口对工业行业就业的替代作用在中低技术部门表现的更强。
 
四  基于三部门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简述
基于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 本文在现代贸易理论的新框架下考察经典引力模型在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中的适应性。本文的研究从企业异质性和产品特征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海关总署企业层面地方经济数据为基础,研究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并与主流文献研究结论对比分析,讨论中国地方财政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总体来看,我们的研究在最近兴起的以企业和产品为基础的贸易理论与经验研究领域,完善和挖掘了大量关于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典型事实,与现有经验研究成果互为补充和印证,并对现有的理论体系有一定的冲击,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献贡献。此外,本文的研究从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特殊性入手,并从企业和产品层面出发,在一般性理论框架中进行讨论,这大大丰富了关于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研究的内涵,也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中国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模式。 
(二)模型建立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对于中国地方经济的详细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模式,而且可以从经验研究角度丰富贸易理论经典事实的前沿成果,在实际应用和文献贡献方面均有研究的必要性。 我们从地区财政支出构成边界角度对地方财政的关系做初步检验。经典引力模型以物理学万有引力定理为基础,认为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与地方财政正相关,这一预测得到了大量经验研究成果的支持。本文首先从引力模型出发,研究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与地方财政的关系,模型的些微改进之处在于中国的市场规模不再需要控制,直接进入常数项,市场规模用GDP总量和人均量表示。检验方程如(1)式所示, 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表示i地区的总地区财政支出构成额、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企业数量、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产品数量、平均每个企业每种产品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份额,四个变量均取log对数。 表示i地区的GDP总量, 表示本地区的人均GDP,计价单位均为人民币; 表示i地区的区位优势,沿海地区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表示本地区财政收入,单位为人民币; 表示其它控制变量,控制的是本地区虚拟变量; 为残差项。
    (1)
(三)模型检验
1 单一模型检验
表1列出了OLS回归结果。先看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本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第1列的结果表明,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与本地区财政发展正相关,与两国之间的距离负相关,这和经典文献结论完全一致,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再看将总地区财政支出构成额分解为扩展边界与密集边界的回归结果,扩展边界与市场规模正相关,而密集边界与市场规模负相关,与图2和图3的结论相同。此外,扩展边界弹性绝对值均大于密集边界弹性绝对值,这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Bernard et al.2007)。财政收入变量DIST的回归系数则和现有文献研究有很大的差异,Bernard et al. (2007)对美国的研究和Bastos and Silva (2010)对葡萄牙的研究都发现,地区财政收入对扩展边界均有显著负的影响,对密集边界有正的影响,但显著性水平远低于扩展边界。而表1显示地区财政收入对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扩展边界没有显著影响,对密集边界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美国和葡萄牙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完全相反(Bernard et al.,2007;Bastos and Silva,2010),表现出中国特有的贸易模式。一般而言,由地区财政收入而产生的运费可以理解为贸易成本的一部分。另外,按照“阿尔钦一阿兰假设(Hummels and Skiba,2004),当交易费用(贸易成本)较高时,企业会选择让单位价格更高的产品进入市场,这样,交易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会更小,产品销售将更加有利可图。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地区财政收入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也可以解释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中Landlocked变量对贸易的影响,却完全不能解释地区财政收入DIST对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影响。当然,现有的这种分析方法只是对企业数量、产品数量、地区财政支出构成额等被解释变量进行简单加总平均,忽略了产品内、产品间、企业间的差异,接下来还需要做进一步分析。
 表1 地区财政支出构成边界与引力模型检验结果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2 地区-产品模型检验
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根源上来自于企业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决策,前文的分析是基于加总-平均数据,损失了大量有效信息。参考Baldwin and Harrigan(2011)的研究,我们设定地区一产品一企业二维度检验方程,k表示企业,j表示产品,i表示地区(地区), 表示k地方财政到i国的j产品的平均单位价格, 分别表示企业k、产品j、地区i的固定效应, 表小残差项。这样我们就可以检验产品内、企业一产品内在不同销售市场的单位价格差异,也即企业在而对不同市场时对产品差异定价的决策模式差异。
 
根据回归方程的设定,我们进行两组检验,第一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到每个国家每种产品的单位价格的影响;第二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每个地方财政到每个国家每种产品的单位价格的影响。
我们将所有地区财政支出构成按照计价单位差异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检验,全样本回归结果如第1列和第2列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引入产品固定效应,控制住产品间的差异之后,两列回归结果不但和表2的结果有显著差异,并且不同计价单位的检验结果也有很大差异。第2列的结果和现有文献Baldwin and Harrigan(2011)基本一致,但影响程度和发达国家相差甚大,尤其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相对更弱。具体来看,地区市场规模越大,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产品单位价格越高,这与Kneller and Yu(2008)从产品质量差异角度的解释吻合。大市场有更大的竞争,会淘汰低质量产品,剩下更多高质量产品,如果单位价格可以作为产品质量的代理变量,则市场规模的回归系数预期显著为正,与实证结果一致。
财政变量Landlocked和DIST的系数都显著为正,地区为内陆国家意味着更高的贸易成本,地区距离中国越远意味着更高的贸易成本,随之有更高的产品单位价格。这与A-A假设的预测一致,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商品单位价格随贸易壁垒增加而提高。第2列GDP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这符合Baldwin and Harrigan(2011)给出的解释。市场规模越大,获利空间越大,机会越多,更多的企业将获得生存空间,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更小,市场的低价产品会越多。第1列DIST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这有两个解释。第一,距离更多与“运费”成本相联系,而运费更多与质量相关,与商品个数联系不大,相对于以“公斤”计价的商品,对以“个/套”计价的商品,在没有控制产品固定效应的条件下,距离并不很合适作为贸易成本的代理变量。这会使得DIST的估计系数没有太大的实质含义。第二,中国的国内运输成本偏高,使得海运运费在总运费中的比例偏低,这会使得作为贸易成本代理变量的距离回归系数失真。表1的数据表明,加工贸易和外资地方财政在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第3-6列分别列出了剔除加工贸易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和剔除外资地方财政后的检验结果,相对于全样本,符号稳健,系数值有差异。
表2  地区—产品单位价格检验结果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我们对表2回归系数的解释更多是基于企业决策模式,而表2的回归中并没有考虑到企业行为。例如,中国对美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商品中,现在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商品的平均价格,但以平均价格为基准,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这个问题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对回归系数的理解。图1列出了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中,产品的平均单位价格和所有企业该种产品的单位价格的关系,纵轴表小单位价格,横轴表表示 HS八位数分类产品编号,编号原则是按照产品单位价格均价从低到高。左图是计价单位为“个/套”的产品,右图是计价单位为“公斤”的产品,街幅图的差异是很明显的,相对而言,以“公斤”计价的产品的产品间单位价格差别更小。
详细来看,图中实线表小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到美国的产品的平均单位价格,沿实线上的点的纵向方向分布的是不同地方财政到美国的该产品的单位价格。很显然,如果只考虑以实线表小的产品平均单位价格(表2的检验基础),而忽视围绕实线上每个平均价格上下分布的散点,即不同企业在同一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产品的单位价格的差异性,将会损失大量有效信息,过于粗糙的理解地理与贸易的关系。由此,接下来将以每个地方财政到每个国家的每种产品的单位价格为基础,进行第二组检验,从企业层而研究地区-企业-产品的相互关系。
3  地区一产品一企业模型回归检验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地区一产品一企业单位价格检验结果如表3、表4和表5所小,区别在于,表3只控制产品固定效应,表4只控制企业固定效应,表5同时控制产品和企业固定效应。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研究文献(Baldwin and Harrigan,2011;Bastos and Silva,2010),表3、表4和表5的回归结果与表2有较大的差异,这表明基于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数据的回归中,是否控制产品和企业固定效应对计量检验结果影响更大,产品特征和企业异质性在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比表2和表3的全样本回归结果,第1列GDP和DIST的系数均由显著为负逆转为显著为正,这与我们前文的推断一致,以“个/套”计价的产品差异很大,表2的方法可能会使估计系数“失真”,而表3以地区一产品一企业单位价格为基础,并控制产品固定效应,检验结果会更为准确。第2列回归系数符号不变,这也可以佐证本文对第1列结果差异解释的合理性,以“公斤”计价的产品差异相对更小一些,图1也很好的反映出这种差异。
不过,表3的系数值显著比表2要大,这与现有很多文献的研究结论相反(Bastos and Silva,2010),同样具有“中国特色”,这需要我们进一步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来深入分析。图3表明,同一种产品,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单位价格,与此类似对不同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市场时,也可能采取差别定价。也就是说,,同时存在企业异质性和产品差异问题,进入不同市场的企业有差异,企业在而临不同市场时产品质量(定价)也有差异。因此,只控制产品固定效应,得到的结论仍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还需要控制企业固定效应。接下来详细对比分析表3、表4和表5的检验结果,重点讨论产品和企业差异市场规模GDP和地区财政收入DIST回归系数的影响。市场规模或地区财政收入对地方财政产品单位价格的影响有差异,这种差异的来源有两个:不同市场的企业存在差异(企业异质性),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异(产品特征)。二个表第2列以“公斤”计价商品的回归系数差异表明,该类商品支持“企业异质性”角度的解释。
以DIST的回归系数为例,表4控制产品和企业固定效应时系数为0.111,而表3控制产品固定效应时系数为0.195,差距为0.084,合76%,这可以理解为来源于“企业异质性”;表4控制企业固定效应时系数为0.079,差距为0.032,合29%,这可以理解为来源于“产品特征”。对GDP回归系数的分析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再看二个表第1列的回归结果。本文认为以“个/套”计价的商品有其特殊性,产品范围相对较广,从表2、表3回归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图1的分析均表明,这类产品的差异非常大,不控制产品固定效应得到的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也可以部分解释表3的结果为什么和现有文献结论存在很大差异,因为现有文献在计算产品单位价格时,鲜有考虑产品计价单位差异。由此,我们主要看已经控制产品固定效应的表3和表5的回归结果,显然,“企业异质性”仍然对回归系数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同表2的方法类似,我们在表3、表4和表5的检验中,也考虑剔除加工贸易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和外资地方财政两种情况,进行初步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非常稳健,与全样本的解释类似。
表3  地区——产品——企业单位价格检验结果(产品固定效应)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中国产业内贸易增长研究-加入WTO前后的比较分析部分内容


再以表5为基准,分析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中国地方财政的影响。表6是控制产品和企业固定效应后的检验结果,在经典引力模型理论的基础上,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影响企业的产品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单位价格的因素进行了控制,回归系数基本能真实反映市场规模和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单位价格的影响。第一,地区财政收入对单位价格有显著正的影响。产品特征理论推断,企业倾向于对距离更远的市场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单位价格更高的产品。以第2列为例,距离增加1倍,地方财政产品的单位价格将提高11.1%,这个结论与经典引力模型的预测一致,中国的地方财政模式仍然与一般性原理相吻合。从产品特征的角度来看,同一种产品存在不同的质量标准,而贸易成本会影响到企业产品质量与销售市场决策,企业会将质量更好的产品销售到距离更远的市场(Hummels and Sliba,2004)。
不过,地区财政支出构成更看重的究竟是成本因素还是收益因素,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论(Melitz and Ottaviano,2008)。我们也可以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产品单位价格高意味着企业生产率更高,那么,表6的结果表明生产率更高的企业能承担更高的贸易成本,进入距离更远的市场。此外,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另一个代理变量Landlocked同样对地方财政产品的单位价格有显著正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研究结论一致。第二,市场规模对单位价格有显著正的影响。这同样可以从产品特征和企业异质性两个角度来理解。产品特征方而,企业倾向于将质量更高的产品销售到市场规模更大的经济体。企业异质性方而,Kneller and Yu C 2008的理论逻辑认为,市场大意味着竞争大,从而高生产率的企业更能适应规模大的经济体。市场规模和地区财政收入是经典引力模型最为关注的影响双边贸易的变量,本文的研究与其预测结论基本相符。不过,现有研究中,市场规模对地方财政产品的单位价格的影响并不稳健(Bastos and Silva,2010),而本文市场规模的影响稳健,并且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第二,在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对单位价格的影响方而,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差异明显,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差异明显;另外,在市场规模对单位价格的影响方而,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则儿乎没有差异。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份额非常高,尤其外资企业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份额。
由此,表5构建子样本分析地区财政收入和市场规模对不同贸易方式和不同所有制地方财政影响程度的差异。以计价单位为“公斤”的产品为例,贸易伙伴国到中国的距离提高1倍,全样本中单位价格上升11.1%。而分别剔除加工贸易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和外资地方财政后,单位价格将分别上升14.0%和17.9%,差别非常明显。而市场规模的影响方而,二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3、 0.066、 0.068,儿乎没有差异。这表明,相对于一般贸易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和内资地方财政,地区财政收入对加工贸易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和外资地方财政的影响更小,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产品单位价格决策时更少考虑地区财政收入等贸易成本的影响。而对于市场规模因素,一般贸易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考量是基本一致的。这一发现是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中特有的现象,现有文献还没有对此进行过研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都有待进一步的挖掘。第四,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和市场规模对单位价格的影响程度,与产品计价单位相关,对以“公斤”计价产品的影响程度要远远高于以“个/套”计价产品的影响程度。
以全样本为例,地区财政收入DIST、市场规模GDP和是否内陆国家Landlocked在第1列和第2列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46、0.030、 0.078和0.111、 0.063、 0.191,影响程度非常明显,这个结论在分别剔除加工贸易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和剔除外资地方财政的两个子样本中同样成立。这一发现与现有文献缺乏可比性,因为现有类似成果还很少区分计价单位差异性。本文主要从“产品特征”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现象,两类不同计价单位的产品的内部差异程度明显不同,以“公斤”计价的产品的内部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位价格,图4可反映这种差异)相对更小。地区财政收入等因素对不同单位价格的产品定价机制不同,单位价格很高的产品(例如,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和普通商品比较,受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将会相对更小一些,其它影响因素也可类似解释。但是,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不同计价单位的产品到底存在怎样的差异,还要从实证上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不同的产品受地区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有差异,这还有待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
 
四  结论和展望
(一)研究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出口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地区财政,出口增长不仅是出口部门就业的源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广泛的产业联动效应影响其他部门的就业机会。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积极促进出口增长,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就业。但在发展出口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尽管出口可以带动我国就业的增长,但近年来我国的出口顺差比较严重,通过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来带动就业会加剧这种失衡。长期来说不能以扩大出口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而应该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发挥其最大的就业效应。
正确看待进口的作用,进口虽然会带来就业的替代效应,但进口为国内生产提供技术、设备和稀缺资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完全依靠国内资源获取成功的。只要进口规模和相关政策适当,增加有效进口反而可以更多的利用国外资源,引入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并为国内市场提供设备、原料、智力支持,缓解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制约,从而达到拓展生产,扩大就业的作用。因此我国在适度进口的同时应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着眼点,以维护国内进口产业的就业机会。
在利用出口促进就业的同时,应看到扩大就业更应该依靠国内经济增长来拉动,因为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非常显著。另外,由于就业有很大的惯性,即如果当期就业大幅减少,就会对后期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力争保持就业的稳定,防止就业大起大落。
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在最近兴起的以企业和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与经验研究领域,完善和挖掘了大量关于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产品价格的典型事实,与现有经验研究成果为补充和印证,并对现有的理论体系有一定的冲击,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献贡献。此外,从加工贸易和外资地方财政等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特殊性入手,并从企业和产品层而出发,置于一般性理论框架中进行讨论,这大大丰富了关于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研究的内涵,也有助于从更深的层而理解中国的地区财政支出构成模式。
(二)进一步展望
从企业和产品层而开展国际贸易研究,这是最近儿年才兴起的前沿领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经验上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而涉及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特殊性的研究更是不多见,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例如,我们至少可以从如下儿个方而来思考本文的扩展研究问题。首先,对中国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典型事实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多异于现有文献研究的结论,以及一些与现有文献缺乏可比性的结论,这还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其次,区分产品计价单位的分析方法贯穿全文,但这种方法还缺乏足够的文献和理论基础,需进一步讨论。再次,本文对企业异质性和产品特征进行控制的方法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可以考虑将海关数据与企业财务数据对接,或者构建多年而板数据进行研究,与现有结论比较。最后,本文只对地区财政支出构成进行了分析,而很多企业在地区财政支出构成的同时也大量进口,对于企业决策,进口和地区财政支出构成同样重要,需要同时考虑。
 
参考文献
[1] Alesina, A., Ardaga, S., Perotti, R., Schiantarelli, F., 2002, Fiscal Policy, Profits, and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2,571-589. 
[2] Arrow, K&M. Kurz, 1970, Public Investment, The Rate of Return 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Baltimore, MD 
[3] Aschauer, D.,1989, Is government spending productive ?,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3,177-200. 
[4]Barro,R,1991,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407-444 
[5] Barth, J. & M, Bradley. 1987,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pending on Economic Activity. Discussion Paper,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6] Barro, R.J., 1990,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S103-S125. 
[7] Barro, R.J., and Sala-i-Martin, X., 1992. Public Finance i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59,645-661. 
[8] Bassanini, A., Scarpetta, S., Hemmings, P., 2001, Economic Growth: The Role of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Panel Data 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 Economic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 283.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ris. 
[9] Berta Rivera & Luis Currais, 2003, Public Health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Spanish Regions: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World Development,32,871-885. 
[10] Blanchard, O., and Perotti, R., 1999, An Empi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Effects of Changes in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es on Output, Working Paper 7269,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1] Carmelo Petraglia, 2003,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Productive Public Spending and Uncertain Lifetime Consumers, The University of York, Discussion Papers in Economics [12] Cheng Hsiao, 面板数据分析(影印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13] Chris Tsoukis & Nigel J. Miller, 2003, Public services and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5, 297-307. 
[14] Christiane Clemens & Susanne Soretz, 2004, Optimal fiscal policy, uncertainty, and growth,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6,679-697. 
[15] Diavood, H. and H.Zou,1998,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oss-Country Study,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43,244-257. 
[16]Diamond,1989.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working paper no. 89/45,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DC. 
[17] Easterly, W. and S. Rebelo, 1993, 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 417-458. 
[18] Engen, E. & J, Skinner, 1992, 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No.4223 
[19] Giancarlo Corsetti, Nouriel Roubini, 1996, Optimal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ation i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NBER Working Paper No.5851  
[20] Grier, K. and G. Tullock, 1989,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ross-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 1951-1980,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 417-458. 
[21] Gramlich,E., 1994.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 A Review Essa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2,1176-1196. 
[22] Grossman, G. M.and Helpman, E. Trade, 1991.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5,517-526. 
[23] Hulten, C .and Schwab, B., 1991. Public Capital Formation and the Growth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National Tax Journal,44,121-134. 
[24] Jing Jin. & Heng-fu Zou, 2005,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ssignments, and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6,1047-1064. 
[25] Jorge Martinez-Vazquez & Robert M. Mcnab,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World Development, 31, 1597-1616. 
[26] Kenneth N. Kuttner & Adam S. Posen, 2002, Fiscal Policy Effectiveness in Japan,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6,536-558. 
[27] Kormendi, R & P, Meguire, 1985,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6,141-164. 
[28] Landau, D, 1983,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oss-Country Study,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49,783-792 
[29] Levhari,D.,1966. Extensions of Arrow' s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33,117-131. 
[30] Levine, R. and D. Renelt, 1992.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942-963. 
[31] 贾康等,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与改进思路[J],财贸经济,1996(8) 
[32] 苏明,我国中长期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中国财政,1997(5) 
[33] 涂媛媛,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分析及对策[J],财贸经济,1996(8)
[34] 刘汉屏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原理、原因和改革[J],当代财经,2000(10) 
[35] 李齐云等,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设想[J],发展论坛,2001(9) 
[36] 刘溶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需要解决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当代财经,2001(10) 
[37] 阿尔弗雷德•格雷纳,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8] 安体富、郭庆旺,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J],财贸经济,1998, (11) 
[39] 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11) 
[40] 郭庆旺、赵志耘,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1(5) 
[41] 郭庆旺、赵志耘,宏观最优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J],财政研究,1994 (2) 
[42]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3] 何振一、阎坤,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4] 李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03.CNKI数据库 
[45] 龚六堂,政府公共开支的增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1(9)
[46] 庄子银、邹薇,政府财政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
[47] 范丽红、凌卫平,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北方经济,2006(1). 
[48] 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 管理世界,2005(1). 
[49] 张钢、段澈,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本文编号:19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7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